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各级各类学校要自觉担起主体责任,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让广大师生和有关部门深受鼓舞。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全面加强。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思政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公民素养,让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地评线】南方网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LMLPHP

2023年10月13日,成都,“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四川大学举行。图源:央视网

从法律维度出发,思政课是践行法律的内在要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规定,“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规定把思政教育通过法律形式转化为国家意志。思政课建设被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无疑是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内在要求。

从建塑精神考量,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精神园地。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人的精神来自后天的教育与实践,来自园丁的栽培与引领,思政课就有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作用。而扣好人生的扣子,就要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结晶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正确三观驱动人的行为。思政课是培养健全人格、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园地和平台,重要性显而易见。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了落实教育方针,为了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为了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都必须把思政课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在组织上,要培育打造“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优秀教师队伍,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汇聚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强大力量。在教育形式和教学内容上,要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用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思政课,不断为学生成长成才打牢思想基础,引导广大青少年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更加自觉地肩负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教育的使命与担当。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建设要适应新形势、承担新任务,展示新作为、展现新气象。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撰文 雷钟哲

05-13 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