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现在北京某大学研三,25,非常迷茫阶段,即将面临人生重大选择,在此做下分析,以便决策。

个人现状:

学习上:

专业本科车辆,读研航空宇航,实际上做的东西只是和这两个相关,但是不密切,本人对专业上这点不迷恋,本科车辆,但是在实验室做的事材料方面的研究,读研方向做的是利用运筹优化工艺,最后为工艺做决策。本科在材料领域里面从实验出发,在实验工艺上做出过比较大的突破,然后转身进入材料方面的数值计算,最后也是以此作为毕设。读研在机械精密装配里面做过比较深入的研究,都是从数学角度切入,然后得到些结论和方法,能写专利和发不错的论文,我自己也都写了初稿,虽然我自己喜欢科研,但是还是想进入工业界,实实在在的为社会做点事,所以不怎么在乎论文专利这些,再加上大老板因为项目的进度而制止写论文,发论文被我无限期拖延,直到现在。现在研三,因为毕业要求,我得尽快整理一篇论文毕业。另外还有开题报告我得尽快做。学习上这点自我感觉从导师那里学到了不少总体设计大局思维方面的东西。别的方面学到的不打多。科研方面能力相比本科来说,没有多大的变化。可能一方面在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实施,原理探究,数值试验上面我都走过全套了,还有另外一方面参加数学建模数据挖掘比赛自认为已经得到了思维上的全面性。所以做事无非都是些套路。学习上最缺的一点也就是表达了,比如写论文,这也是参加数学建模和数据挖掘比赛拿不到头等奖的拦路虎,当然也不是怪队友,他们也尽力了,要怪只能怪自己没能十全十美。做幻灯片还好,实验室总体设计都需要做成幻灯片,所以做的还可以,以前也拿过PPT大赛一等奖,技巧都还好。

刚来北京立志要把某个领域做到世界上最好,so,我放弃了些自己爱好,比如一些比赛,然后潜心科研,后来我的确在一个领域切入进去了,通过几百篇论文来看,在这个小领域我的确已经做到最好了,能够发几篇不错论文,写几个专利,这个方向我自己开设,在研一结束花了半个月推导公式,然后花了一个月做试验验证。本想花两三个月做下就换个领域,没想到我研究生就陷入到此,因为软件平台的开发。这个方向一想到没人能够接手继续研究下去,并且导师不怎么重视,就又静下来好好想了想,幡然醒悟,我做了些不该我这个阶段做的事情,按照培养目标我只需要学好技能,然后毕业满足社会需求就可以了,这样对我自己发展才是最好的。最近才发现的确和社会需求有偏差,做这个领域研究是我自己的目标,我是一个不在乎别人想法的人,所以做到这个点我自己知道什么水平,专利论文什么的我倒不是那么在意(这句算是一句体面话吧,主要是实验室项目比较忙,导师不支持写论文)。不过不后悔,我达到了自己预设的目标,虽然有偏差,不过现在我倒也不是很担心,毕竟我的思维全面了,做什么事情我都不怕。

实验室项目两个:两个都是国防重点项目,全程参与,都有自己全面的理解,第二个项目参与总体设计,现在导师的思维还受到我的建议的影响,总体上还是那样走的。第一个项目我参与度高点,切入很深,每个课题我都深度参与,并切理解了精髓,自己也能独立完成,或者独立创新做的更好。切入最深的领域也是这里面,在这里面做的世界上最好的那块最后在做一个软件平台,估计这个软件平台是我能为这个实验室留下最大的东西吧。

自己做过一个项目:是讲解人脸识别的课程担任主讲老师,讲解python,tensorflow人脸识别,学生60多。我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报酬很少。花挺多时间备课的,实际上投入的时间成本比预想的高很多,做PPT,做演示代码,预讲课,甚至讲课期间因为变动熬夜改PPT。当然对我自己表达上的提升还是不少,主要是自己亲身在环境中,慢慢自己也就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意识的去照顾到谈话对象的感受,知道去调整谈话方式。如果论报酬,这个时间去直接挣钱,我能获得10-100倍这个讲课的报酬。不过我需要的点不仅仅是钱,而是能力的提升。当然也让我领略到一些社会的套路,为了利益各种说辞,其实大可不必,我问到底问清楚仅仅是为了问清楚原因,这是我做事情的风格,不喜欢模模糊糊的东西。这个点上我能碾压绝大部分人吧,我自己做一件事情,知道自己要什么,目标很明确。(本来讲课是两个老师,后来因为同事上班来不了,全程是我hold。leader说我讲的话后边会有补贴,我想了想,全程我讲的话对我自己更多机会锻炼了,只是我得熬夜补PPT,不过对我的目标来说是好事,我就答应了。后边问到补贴的时候leader支支吾吾的,我就明白了)。这个项目对我来说收获挺大的,让我换了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让我去体验了一下不一样的环境。知道社会还能做的事情很多。也知道自己潜力无限。思维层次提高了不少。虽然官网上有五位老师,我是排最后那位,头衔最少那位,但是我和学生都知道,我才是真正那个老师。跟他们沟通我也知道其实大部分人都没那么厉害,真正非常聪明的人太少了,绝大部分人智力和能力不会比我高多少。

生活上

这一点被我忽略了,基本上我没感觉到生活的存在,一旦闲下来我就决定不自在,换句话说-焦虑。我本身自己是一个喜欢玩和探索的人,喜欢去各种不同的地方,体验各种不一样。但是现在我更喜欢宅了。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做不到以前那样看电视都会觉得很充实开心,现在看电视更多的是应付焦虑。

  • 体育活动:本身还是挺喜欢篮球,游泳,台球,乒乓的。篮球时本科舍友带起来的,喜欢进球的那一瞬间,喜欢篮球的大汗淋漓,喜欢篮球的大声喘息,喜欢篮球的攻防冲撞,喜欢大家一起玩的开心。后来打篮球经常腿抽经,慢慢也就玩不了了,挺遗憾。我家住河边,对水有特殊的喜欢,喜欢在水里的自由自在,研一还经常和同学去游泳馆,后来也是因为抽筋,慢慢不去了。台球是唯一不大可能抽经的活动了,斯洛克是高中的爱好,玩过两年,喜欢球按照自己预设的方案走位,喜欢进球的一瞬间,台球里面映射了我自己的一个缺点,这和打乒乓球一样的缺点,不够稳重,容易失误,不是那种不好进的球没进,而是那种很容易的球没进,台球和实验室马哥玩的多点。乒乓球是比较早的活动,小学开始,但是到大学从竖拍换成了横拍。打乒乓球和打台球思维很像,都很讲究控球,不过乒乓球看重爆发,台球看重运营,乒乓球里面也映射了些自己的缺点,和台球一样的不够稳,还有一段时间不打,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找到感觉。前几天去打了下,发现水平下降的档次太多了,被之前的败将虐。其实是自己反应慢,很多技巧和招式都不记得了。这个点上和我自己的应试很像,自己的东西很难一下子爆发,我自己是那种慢慢发力的人,不是瞬发。

  • 实验室活动:不是经常参加,很多时间都没去,各种事情总是出现,或者直接玩游戏,或者看电视,或者睡觉。其实我还是应该多和实验室人玩的,我知道这点,但是就是感觉没人带节奏,不容易融入,至少不是我理想中的团队,但是苦于我自己不会带节奏。

  • 旅游:女朋友在上海,我经常去,研二她休学一年在北京陪着我,也经常出去玩什么的,跟她一起玩很开心,一起旅游过不少地方,刚开始没多少钱,就在小地方,后来好点了也就去远一点的地方了,慢慢高铁机票钱也掏的起了,出去玩就更容易点了,我们出去玩挺不省钱的,不跟团,玩一天,宅一天,其实有点浪费,不过我们喜欢遵循自己的内心,毕竟旅游就是为了放松,不是来受罪的,不一定非得景点玩够,又不是以后不来了,总的来说算是佛系旅游,寒假准备去香港玩几天,然后如果有时间转成都玩玩,没时间就直接回家,开学前再玩。玩归玩,

  • 总体感觉:我总是感觉不到踏实,我知道还是我自己的问题,其实我很想做些自己想做的不用考虑结果的事情,完完全全是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为了一个结果。

兼职上:

毕竟大学毕业就意识到自己已经不是学生了,家境本身就不好,不能再依靠家里,所以自己做了些兼职,和朋友们一起做点外包的活,和编程开发算法相关的。自己和女朋友学费生活开销旅游这些cover到没多大问题。读研以来在钱上面倒是没有多大的困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虽然能够带来一些利益,但是却会花去很多精力和时间,并且在进一步的学习提升上面受到很大限制,虽然通过做事自己的思维体系已经健全,但是在实际操作实现上却没有提高太多。现在也在想着把这份兼职做好,带点人做大点,拓展些稳定业务,毕竟自己几年的经验,能够为自己将来发展和新人做些更好的规划。期待着能够养活几个人,提高他们能力,也算是没白干。(可能最后这点才是我做这个兼职的真正有意义的地方)

做事爱好:

喜欢去解决问题。喜欢用自己数学上的思维解决实际场景问题(所以以前会参加比赛)最近换了种思维方式,准备继续介入比赛吧,个人爱好。虽然读研都献给理想了,还是有点不甘心,没做透彻,不过面对现实还是要低头的,先进入社会吧,如果以后家里条件好了,我选择一个我喜欢的专业方向,读一个博士,完成我的理想。

存在的问题:

以前早睡早起的习惯丢掉了,现在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我能一直折腾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早睡早起吧。这个点是我目前应该最先解决的问题,找回之前的状态。或许这样能够找回知道生活的我。

回归生活,懂得去生活,回到以前看一下午蚂蚁搬家都觉得充实的状态。

坚持锻炼,以前能够坚持锻炼,跑步,没怎么断过。这个点我得找回来。

这三点都是习惯问题,读研因为迷茫养成的坏习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当前最应该做的,最重要的是痛下决心,改掉坏习惯,找回满状态的我。

未来计划:

个人爱好:

工作:

事业:

生活:

 

 

 

10-06 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