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时间脱钩 别让父母不良习惯影响孩子-LMLPHP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日本一项关于家庭睡眠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亚洲人的睡眠时间一般都很短,其中父母的睡眠习惯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睡眠习惯。也就是说,父母睡得晚,孩子也不会睡得早。

诚如斯言,儿女尚幼,以父母之行为为圭臬,父母自身的习惯与素养,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不可不察。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会自发形成,父母的行为示范起到关键作用,因此不能任由父母的任性或不良习惯影响了孩子发展。

客观来说,父母和孩子的睡眠时间是有“时间差”的。据美国睡眠国家基金会的建议,6—13岁的学龄儿童应该每天保证有9—11小时的睡眠。3—5岁的学前儿童需要10—13个小时。入睡时间以21—23点为佳已经成为共识,假设孩子们早上7点起床,那最迟22点要入睡,才能保证有9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而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平均睡眠时间在6.5—7.5个小时左右,可见大人们多在孩子入睡后还要忙碌个2—3个小时才入睡。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父母的睡眠时间与儿女的睡眠时间是可以脱钩的。

睡眠时间脱钩 别让父母不良习惯影响孩子-LMLPHP

不和儿女同步入睡的父母在干什么呢?有些在享受“劳累了一天后”终于“属于自己的、想干啥就干啥的时间”,早几年追剧是主要的放松手段,现在刷手机成主流。一项调查显示,成人睡前刷手机的平均时间为50分钟。当然,睡前读书、听音乐的也不乏其人。若是有工作要收尾,“宁愿多晚都得做完,也不愿拖到明天再做”。但学龄儿童的作息处于两条“高压线”之间——上学(去幼儿园)和当天的作业是否完成。可见,儿童的“早起”是必需的、固定的,而“早睡”则因人而异。因此,保证儿童的睡眠时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必须从入睡时间入手。

睡眠时间脱钩 别让父母不良习惯影响孩子-LMLPHP

培养孩子睡眠好习惯,就必须抓住3—5岁这个关键时期。以我为例,孩子上幼儿园时,家里既没有电视,也不用智能手机,与孩子约定21点前一起上床睡觉。即使我们有紧急工作或者自己想做的事要处理,也上了闹钟,等孩子入睡后,再起身工作一个小时,保证23点左右再回到床上睡觉。这么坚持了一年左右,孩子就培养出到点入睡、到点醒来的生物钟。有了这样的生物钟,对孩子小学阶段的做作业习惯也大有帮助:他会集中精力做作业,赶在身体提醒要睡觉了之前完成作业。这个生物钟直到十年后他上了初三才被推迟到23点。

睡眠时间脱钩 别让父母不良习惯影响孩子-LMLPHP

实际上,小到孩子的入睡时间和睡眠质量,大到人生观、世界观的建立,看似孩子自身的问题,背后都与父母的生活习惯与自我管理有关,都需要为人父母者有所察觉、自省、自新。很多时候,父母与孩子是同步成长的,有着诸多好习惯和较强反思能力的父母往往更能培养出品学兼优、富有创造力的孩子。

10-16 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