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象描述

1.1 Bug问题简述

在多线程环境下操作共享数据时,往往面临各种并发问题。其中,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即使一段代码在单线程下执行没有问题,当它在多线程环境下执行时,却可能由于线程安全问题导致意想不到的Bug。对于使用32位操作系统的多核CPU,当多个线程尝试同步写入long型变量时,有时候会出现一个线程写入的值与另一个线程读取到的值出现不一致的问题。

1.2 多线程环境下的long型变量不一致示例

public class LongVisibilityTest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static long field = 0;
    private volatile boolean done = false;
    private final long value;

    public LongVisibilityTest(long value) {
        this.value = valu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while (!done) {
            field = valu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LongVisibilityTest t1 = new LongVisibilityTest(0xFFFFFFFF);
        LongVisibilityTest t2 = new LongVisibilityTest(0x00000000);

        t1.start(); t2.start();
        Thread.sleep(100);
        t1.done = true; t2.done = true;
        t1.join(); t2.join();

        System.out.println("Field value: " + Long.toHexString(field));
    }
}

在上面的代码中,两个线程尝试写入不同的long值,按理来说因为done是volatile的,一旦变量done被设置为true,线程应当停止,并且field的值应当是最后被写入的值。但在32位操作系统的多核机器上,有可能会发现field的值是两个值的“混合体”,这正是要解释的Bug所在。

2. 背后原理解析

2.1 数据类型与内存模型

要理解在多线程环境下操作变量时可能遇到的问题,首先需要了解JVM中的数据类型和内存模型。在Java中,数据类型分为原始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对于原始数据类型,例如long和double,它们在32位JVM上不是原子性操作,因为它们占用64位,超过了32位系统的原子性操作保证范围。
内存模型定义了共享内存中变量的读写方式,Java内存模型(JMM)规定了线程和主内存之间的交互行为。在JMM中,线程对变量的所有操作都必须在工作内存中进行,而不能直接对主内存进行操作,并且每个线程不能直接访问其他线程的工作内存。

2.2 CPU架构对变量读写的影响

32位CPU,指的是这样的处理器架构,它的寄存器宽度、数据总线宽度和地址总线宽度都是32位。因此,该架构下的CPU一次性能处理的最大数据宽度是32位。因此,对于64位宽的数据(如Java中的long或double类型),CPU需要分成两次操作来读写,这就意味着在多线程并发的环境中,当两个线程同时对一个64位的long型变量进行操作时,可能会导致数据的不一致。

2.3 Java内存模型(JMM)对并发编程的意义

Java内存模型是Java并发编程的基石,它抽象了内存交互的细节,简化了程序员对同步的处理。JMM解决了原子性、可见性和有序性这三个关键问题,特别是在多核处理器上编程时这些问题尤其重要。原子性保证了指令的不可分割性,可见性确保了一个线程对共享变量值的修改,能够及时地被其他线程看到,有序性则是关于指令执行顺序的问题。

3. 32位CPU与long型变量写操作的问题

3.1 什么是原子性操作?

原子性操作指的是不可被线程调度机制打断的操作,它一旦开始,就一直运行到结束,中间不会有上下文切换。在Java中,原子性操作通常是指一个或多个操作在CPU执行的过程中不能被中断的操作序列。这对于同步非常关键,因为原子性的缺失将导致线程安全问题。

3.2 32位单核CPU对long型变量的处理

在32位单核CPU系统中,尽管64位的数据类型需要分两步来保证操作的完整性,但由于同一时刻只有一个操作,所以不存在其他线程干扰的情况,原子性得以保证。

3.3 32位多核CPU对long型变量的处理

然而,在32位多核CPU系统中,操作系统会在多个核心之间调度线程。如果两个线程在不同的核心上运行,并尝试修改同一个long型变量,则可能出现其中一个线程的修改只完成了一半(32位),而此刻另一线程开始执行操作,就会导致所谓的“诡异Bug”,即最终读取的值可能是两次操作中的一部分。

3.4 指令重排和内存屏障

在计算机执行程序时,为了提高性能,编译器和处理器常常会对指令进行重排。这可能会导致,在多线程环境中,读写操作的执行顺序与代码中的顺序不一致。为了解决指令重排带来的问题,可以用内存屏障(Memory Barriers),它是一种使得特定操作顺序固定的机制,并保证特定的内存读写操作执行的可见性。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揭示了volatile的关键字能够插入内存屏障来防止指令重排,同时也能保证操作的可见性。

public class VolatileExample {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long counter = 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writer = new Thread(() -> {
            counter = 0xAAAA_BBBB_CCCC_DDDD;
        });

        Thread reader = new Thread(() -> {
            long value = counter; // 此处的读操作将看见writer线程写入的最新值
            System.out.println("Read value: " + Long.toHexString(value));
        });

        writer.start();
        writer.join();
        
        reader.start();
        reader.join();
    }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使用volatile来声明counter变量。这个关键字确保了在多核环境下,每次写入时都将counter的新值同步回主内存,在读取时都从主内存中读取最新的值,从而避免了缓存不一致和指令重排造成的问题。

4. 实战案例详解

4.1 制造问题现象的测试案例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在32位多核CPU上执行long型变量写操作可能出现的诡异Bug问题,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简单的Java测试程序。这个程序会启动两个线程,一个线程将long型变量写为全1,另一个将其写为全0。按照预期,我们认为变量的值最终要么是全1,要么是全0。

public class LongTest {
    private static long testValue = 0L;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unnable run1 = () -> testValue = 0xFFFFFFFFFFFFFFFFL; // 所有位都是1
        Runnable run2 = () -> testValue = 0x0L; // 所有位都是0

        Thread t1 = new Thread(run1);
        Thread t2 = new Thread(run2);

        t1.start();
        t2.start();

        try {
            t1.join();
            t2.joi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
        }

        System.out.printf("Test Value: 0x%016X%n", testValue);
    }
}

执行上述测试程序,在32位多核处理器的机器上,可能会观察到诡异Bug问题——最终输出的testValue并不总是全1或全0,有时候是两者的混合值。

4.2 使用Java代码揭示Bug产生的条件

上述现象的出现条件是,在32位操作系统下,当一个线程在读写64位的long型变量时,CPU将这个操作分成两步32位的读写来执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另一个线程介入,进行了写操作,就会导致数据的不一致。
例如,线程A写入0xFFFFFFFFFFFFFFFFL,在执行这个操作的过程中(假设已经完成了前32位的写入),线程B开始写入0x0L,线程B可能只完成了写入的一半就被线程调度器暂停了,这时CPU的两次32位写入操作就会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了错误的结果。

4.3 线程安全与数据竞争的分析

数据竞争发生在多个线程在无同步的情况下访问同一资源,并且至少有一个线程写入资源的场合。在我们的案例中,两个线程在试图修改同一long型变量而没有进行同步,就发生了数据竞争,导致了线程安全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确保对long型变量的写操作是原子的,也就是说,在写操作完成之前,不允许其他线程对这个变量进行读或写操作。这可以通过Java中的同步机制来实现,例如synchronized关键字,或java.util.concurrent.atomic包中的原子变量类。

5. 可行的解决方案

5.1 volatile关键字和它的作用

volatile是Java提供的一种轻量级的同步机制,它确保了变量的可见性和禁止指令重排序。使用volatile声明的变量,可以确保任何一个线程在读取该变量时都能得到最近一次被另一个线程写入的值。

public class VolatileLongTest {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long testValue = 0L;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unnable run1 = () -> testValue = 0xFFFFFFFFFFFFFFFFL; // 所有位都是1
        Runnable run2 = () -> testValue = 0x0L; // 所有位都是0

        Thread t1 = new Thread(run1);
        Thread t2 = new Thread(run2);

        t1.start();
        t2.start();

        try {
            t1.join();
            t2.joi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
        }

        System.out.printf("Volatile Test Value: 0x%016X%n", testValue);
    }
}

使用volatile之后,即便在多核心环境下,我们也能保证在任何时候,testValue都存储着最新的、由某一个线程写入的值。

5.2 synchronized同步锁的使用

synchronized关键字可以用来控制对共享资源的并发访问。它可以确保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执行某段代码,从而避免并发问题。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LongTest {
    private static long testValue = 0L;

    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void setTestValue(long newValue) {
        testValue = newValu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unnable run1 = () -> setTestValue(0xFFFFFFFFFFFFFFFFL);
        Runnable run2 = () -> setTestValue(0x0L);

        Thread t1 = new Thread(run1);
        Thread t2 = new Thread(run2);

        t1.start();
        t2.start();

        try {
            t1.join();
            t2.joi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
        }

        System.out.printf("Synchronized Test Value: 0x%016X%n", testValue);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保护对testValue的访问,确保每次只有一个线程能够修改它。

5.3 原子类的使用

Java语言中提供了一套原子变量类,比如AtomicLong,可以用来保证64位的长整型数的原子性操作。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AtomicLong;

public class AtomicLongTest {
    private static AtomicLong testValue = new AtomicLong(0L);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unnable run1 = () -> testValue.set(0xFFFFFFFFFFFFFFFFL);
        Runnable run2 = () -> testValue.set(0x0L);

        Thread t1 = new Thread(run1);
        Thread t2 = new Thread(run2);

        t1.start();
        t2.start();

        try {
            t1.join();
            t2.joi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
        }

        System.out.printf("Atomic Test Value: 0x%016X%n", testValue.get());
    }
}

使用AtomicLong之后,即使在多线程环境下,写入和读取操作都是原子性的,避免了竞态条件的发生。

5.4 最佳实践和性能考量

在解决多线程环境下的并发问题时,我们需要衡量同步机制的性能影响。volatile虽然解决了可见性问题,但不适合在大量写操作的场合使用。而synchronized可以解决多线程的同步问题,但可能会引入锁竞争,降低系统性能。原子类提供了无锁的线程安全操作,通常比synchronized更高效,但是其使用也是有开销的,适合于高并发、低竞争的环境。
因此,应用开发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数据的读写模式,以及性能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同步策略。

6. 避免此类Bug的编码技巧

6.1 编码规范和最佳实践

在并发编程中遵循一定的编码规范和最佳实践可以极大减少并发Bug的发生。主要包括:

  • 尽量使用局部变量而非共享变量。
  • 共享变量应尽量声明为final或不可变。
  • 明确并限制共享变量的访问范围,可以通过使用封装的方法来操作共享数据。

6.2 多线程编程注意事项

在多线程编程时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 明确区分变量是由哪些线程共享。仅在必要的地方使用线程同步机制。
  • 在设计阶段就考虑线程安全,利用Java提供的concurrent包下的工具类和接口。
  • 尽可能使用无锁编程方法,比如使用CopyOnWriteArrayList等线程安全的集合类。

6.3 实用工具和库的推荐

使用成熟的并发工具和库可以极大提升开发效率和程序运行时的稳定性,有以下推荐:

  • java.util.concurrent包含了多种并发工具类,如ExecutorService、CountDownLatch等。
  • Guava库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并发工具类。
  • 使用Lombok注解库提供的@Synchronized注解来简化同步代码的编写。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entrantLock;

public class AvoidBugWithReentrantLock {
    private static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private static long testValue = 0L;

    public static void setTestValue(long newValue) {
        lock.lock();
        try {
            testValue = newValue;
        } finally {
            lock.unlock();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unnable run1 = () -> setTestValue(0xFFFFFFFFFFFFFFFFL);
        Runnable run2 = () -> setTestValue(0x0L);

        Thread t1 = new Thread(run1);
        Thread t2 = new Thread(run2);

        t1.start();
        t2.start();

        try {
            t1.join();
            t2.joi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
        }

        System.out.printf("Test Value after lock: 0x%016X%n", testValue);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了ReentrantLock来保证设置testValue的原子性操作。

05-07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