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简介

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上海市郊西南松江区境内,占地140公顷,是一个以竹为景,清幽宁静的森林公园。佘山森林公园现开放的景区有东佘山园、西佘山园、天马山园、小昆山园,公园以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和源远流长的宗教胜迹而闻名。景区内有“中国第一斜塔”之称的护珠宝光塔、明末文学家陈继儒的眉公钓鱼矶、北宋年间的秀道者塔、远东第一大教堂之称的圣母大殿、中国第一座天文台佘山天文台等景点。佘山森林公园现在已经成为“山、水、林相协调,人、景、物融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景点导览

景点历史佘山山脉古称松江九峰,从西南到东北蜿蜒连绵13公里。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东吴名将陆逊因功封华亭侯,是九峰地区登上历史舞台的开始。

到元代,许多名人如赵孟、黄公望、倪云林等人曾常住松江。明清两代,文人骚客们热衷于在九峰建别业,一时之间,九峰地区成了文人墨客们的聚集之地。明末大家陈继儒在东佘山筑东佘山居,就曾吸引徐霞客三访佘山。

20世纪以后,每年春天都有大量的香客去天马山烧香,到5月,又会有大量的天主教徒去佘山朝拜。

1934年,松江实业家殷石笙投资修筑了一条松江至佘山的公路,并在东佘山西南建立了车站、商店等设施,开启了佘山现代旅游的起点。

1937年,日军侵占松江,天马山上峰寺被焚毁,寺中重1.8吨的铜观音被劫往日本。至解放前夕,除佘山植被未受严重破坏外,其余各山大都荒芜,有的甚至成了荒山。

1953年,市建设委员会批准筹建佘山风景区。1960年初,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决定将全部12座山都交给植物园筹建处植树造林。通过几年的努力,东、西佘山的绿化面貌大为改观。

1993年5月,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包括12座山头在内的佘山国家森林公园。1995年5月,由佘山天主教堂、上海天文台等景点组成的西佘山园开放。

1995年8月,国务院批准建立面积为46.26平方公里的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森林公园占全区总面积的8.7%,是松江区内重要的旅游项目之一。

2006年8月31日,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佘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首批获得中国国家森林公园专用标志使用授权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景点特色佘山地区植物资源丰富,绿化覆盖率高达81.2%,有低等植物104种,高等植物788种,涉及216科578属。树龄百年以上的香樟、枫杨、麻栎等古树名木147株,其中天马山古银杏已有700多年。林茂竹修的环境给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据有关资料记载,九峰上的留鸟和候鸟达到了250多种。

有些在平原地区已经绝迹的植物如灵芝、六月雪、明党参等,在九峰仍能寻到踪迹,有的还保持有一定的野生群落。此外,九峰至今还保存着一定数量的野生动物种群,如北竿山栖息有白鹭等珍稀鸟类,横云山曾有豹猫出现,天马山则常有野兔出没。

详细导览

东佘山园东佘山的山体呈东南—西北走向,有南北两峰,主峰在北,西南山脚临河。山上原有的木鱼石、骑龙堰、沸香泉、眉公钓鱼矶、白石山亭等历史景点已经过整修,还新建有观光塔、森林浴场、仙人洞、骑龙亭、龙潭、滴水观音等景点。为了突出佘山地区的竹文化,东佘山园还建造了竹楼、竹迷宫、竹牌楼、竹径、竹桥、竹亭、竹筒街。

佘山国家森林公园-LMLPHP东佘山园的正门位于南峰西南的山脚下,大门呈“山”字型,由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三个拱形构成,高14米,宽34米。进入大门,通过368级的花岗岩楼梯可以登上南峰,在楼梯顶部的南侧是白山亭,是欣赏佘山南部风光的最佳地点。

在南峰的峰顶,有一座20多米高的观光塔,塔身为圆柱形,位于塔顶的观光平台呈蘑菇状展开,游客在这里可以一览佘山九峰的美景。

在南北两峰的半山麓,有一眼清泉,泉水从石缝中流出,清冽可口,泉旁的石头上刻有篆文“沸香泉”三字。

在东佘山北峰北面山脊的西侧有一块形若游鱼的石壁,传说古人在天阴时倚石聆听,可以听见隐约的木鱼声或歌声,因此得名木鱼石,其实这些声音来自于竹林中竹子随风呼啸的回音。

在东佘山东侧山麓的临河处有一块矶石,是明末文学家陈继儒(号眉公)的垂钓之处。陈继儒晚年在南麓筑东佘山居,闭门著书治学,攻金石书画,有60卷《陈眉公全集》传世。首都故宫博物院、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均收藏了他的诗画。陈闲暇时以垂钓为乐,此矶石因此得名眉公钓鱼矶。

西佘山园西佘山园是佘山九峰中环境最好、面积最大的公园,它以秀丽的自然风光、灿烂的宗教文化、茂密的竹林、峻峭的山峰和雄伟壮观的山顶建筑而闻名。

佘山国家森林公园-LMLPHP西佘山最著名的景点当属位于山顶的天主教堂,教堂占地70亩,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是佘山的地标性建筑。教堂在1925年进行了翻新,建筑面积达到了1400平方米,翻修后的教堂高38米,东西长56米,南北宽25米,里面可以同时容纳3000人,被称为“远东第一教堂”。教堂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多种不同的特色,拱顶、甬道是罗马式;柱廊是希腊式;尖顶是哥特式,橄榄形的钟楼是以色列式;小圆顶是西班牙式;清水壁、斗角地砖和琉璃瓦则是中国式。教堂的采光非常好,营造出神圣庄严的氛围,而拱顶的设计使人在教堂内不用电子设备也能听见牧师的布道。

位于西佘山山顶的另一个标志性建筑是佘山天文台,天文台建于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圆形拱顶和天文望远镜均是法国订购的。解放后佘山天文台隶属于紫金山天文台,1962年起改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佘山工作站。1987年在天主教堂的西侧建造了新的天文台,安装了国产的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旧天文台目前供游客参观。

在西佘山的西南山麓坐落有佘山修道院,这里最初是宋治平二年(1065年)建造的宣妙讲寺,后来毁于抗日战争前。1985年在此建修道院,成为专门培育中国天主教神父的摇篮。修道院建筑为哥特式风格,环境幽雅清静。

在西佘山的南侧山腰部建有天主教中堂。同治二年始建时这里仅有五间平房,用于给传教士休憩。后来经过不断的扩建,现在的中堂可容纳500多人,堂前圆形广场西侧有三个亭子,亭内分别供耶稣圣心、圣母和0亚瑟的塑像,合称“三圣亭”。

天马山天马山最著名的是被誉为“中国的比萨斜塔”的护珠宝光塔,这座塔位于天马山中峰右侧,建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距今已有923年的历史。

护珠宝光塔共有七层,为砖木结构,高20余米。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高宗赐五色佛舍利藏于此塔内,故时显宝光。到了清代,天马山香火仍极旺盛。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寺里演戏祭神,燃放爆竹,因而起火,烧去了塔心木及扶梯、楼板等,塔梯、腰檐、平座也都毁坏,仅剩砖砌塔身。后有人在陈砖缝中发现宋代元丰钱币,遂不断拆砖觅宝,使塔底西北角砖身渐被拆去,形成了约2米直径的大窟窿。由于地基变动,使塔身逐渐向东南方向倾斜了651′52″,塔顶中心移位2.27米,故俗称斜塔。值得一提的是,护珠宝光塔比意大利比萨斜塔还倾斜1度多。

景点活动

兰笋文化节每年春季是佘山兰笋的收获季节,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会举办挖笋、品笋、赏茶等系列活动,同时举办风光摄影展、挖笋比赛、厨艺大赛、竹艺编织表演、蝴蝶标本制作、鸟类观赏、登塔观竹海等系列活动。

国际沙雕节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从2001年开始就连续举办了国际沙雕节,配合重阳登高、丛林彩弹射击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宗教文化节每年5月,以西佘山圣母月为主,佘山会举办宗教文化节,让游客体验生态宗教文化的内涵。

重阳登高节每年重阳节,佘山会举办重阳登高活动,以天马山登高为主,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古树名木认养活动佘山地区植物资源丰富,有树龄百年以上的枫杨、香樟、糙叶树、麻栎等百余株,挂牌的古树名木有247株,一百年以上的古树100株。天马山有千年树龄的古银杏树,东佘山有百年黄檀等。每年开展“古树名木认养活动”,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古树名木,唤起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的关注。

© 2024 LMLPHP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耗时0.061371(s)
2024-03-29 06:56:51 1711666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