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简介

拜寺口双塔位于银川市西北约50公里处的贺兰山东麓的拜寺口内。双塔是一对砖砌佛塔山口东侧的塔称为东塔是一座正八角形建筑,高13层,每层塔檐下,各面都有各种兽头的浮雕,西塔也是13层高,较东塔粗壮外形呈抛物线状,曾发现梵文、西夏文题记和元代银币等。

景点导览

详细导览据考证、西夏时期境内佛教盛行,开国皇帝李元昊信奉佛教,于是在贺兰山拜寺口修建佛祖院,寺庙规模宏大,随寺庙而建立双塔。双塔建筑综合了中原佛塔传统特点,又把绘画和雕刻艺术结合起来,构成了两座雄伟壮观、绚丽多彩的艺术珍品。

近千年来,双塔几经重修。双塔造型精美,均为平面八角形密檐式,东塔高39米,西塔高41米,塔身华丽,每层均用各色琉璃瓦装饰,塔顶上仰的莲花瓣刹座,承托着13层相轮作为塔刹。每面塔檐下中间各砌进一个浅佛龛,龛内有砖雕佛像一尊。在佛龛的两侧均饰有直径30厘米的圆形砖雕兽头,口含串珠,形象奇特,实属鲜见。

双塔又各具特色。东塔身高13层,除第一层较高外,以上各层檐与檐之间的距离依次缩短。呈现密檐式的显著特点。塔室为圆形,直径3米,塔身南面有一宽50厘米、高2米的券门可进入。塔室正面墙壁上彩绘壁画,栩栩如生。

东塔东塔总高约39米,塔身呈锥体。每层由叠涩棱角牙和叠涩砖构成腰檐,腰檐外挑。塔顶上砌八角形平座,平座中间为一圆形刹座,上承“十三天”宝刹。二层以上,每层每面都贴有彩塑兽面两个,左右并列,怒目圆睁,獠牙外露,十分威猛。兽面口衔彩绘红色连珠。兽面之间,是彩绘云托日月图案。塔壁转角处装饰彩塑宝珠火焰。

西塔西塔总高约41米,塔体比例协调,比东塔较为粗壮。二层以上由数层叠涩棱角牙和叠涩砖构成腰檐,腰上砌成平座,外檐饰以圆形兽头构件。塔顶上承八角形刹座,刹座檐下,饰以并排彩绘莲瓣,转角处饰以砖雕力神,力神裸体挺腹,手托莲座,栩栩如生。刹座上承“十三天”宝刹。

二层之上每面腰檐下均有彩塑佛像及装饰图案。各层壁面中心置长方形浅佛龛,龛内有彩塑动物和八宝图案,龛两侧为彩塑兽面,兽面口含流苏七串。呈八字形下垂,布满壁面。兽面怒目圆睁,獠牙外龇,威猛可怖。塔壁转角处有宝珠火焰、云托日月的彩塑图案,这些造像及装饰图案,布满整个塔身。在众多的造像中,有身着法袍的罗汉,有拄杖倚立的老者和神态潇洒的壮者。他们项挂璎珞,腰系长带,手执法器;有的伸臂,有的跳跃,动作自如,神态各异,充满了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宗教色彩。

西塔正东面第十二层佛龛内右上侧,有西夏文。在第十层正东的平座上,放置着一个完整的绿色琉璃套兽。塔顶佛龛内置有一根六棱木质中心刹柱,直径约30厘米,刹柱上有墨书西夏文题记和梵文字。

© 2024 LMLPHP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耗时0.060537(s)
2024-06-01 13:56:57 171722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