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简介

“自古华山一条路”就是当地人所说的“华山峪”登山步行道。一路行来,路艰景美。走走停停,既锻炼了体力耐力和胆量,也欣赏了峻山险峰好风光。呼吸山间之清新空气,享尽登山之极至乐趣。 

入华山门,由玉泉院起始,经五里关、莎萝坪、毛女洞、青柯坪、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至主峰仙境。如果你赶东峰日出,只能暂时弃北峰,转擦耳崖,过苍龙岭、五云峰至金锁关。如果不赶东峰日出,过老君犁沟上北峰,再转擦耳崖,一路至金锁关。

到达金锁关后,上中峰游览,然后根据喜好选择东、西、南三峰。

景点导览

详细导览自古华山一条路的沿途有不容错过观赏的十大绝佳景点。

五里关第一关,又名五里关,位于王猛台前,因距离华山峪口五里而得名。五里关的西面为绝壁高山,东面为河道深涧,在这里筑石作垣,据险设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历史上每避兵乱,都凭此关隘为防守。现在看到的关墙,是清朝光绪戊申年华阴知县崔肇林经手重修的。进入关门以后,可以观赏许多人文自然景观。

大上方位于华山峪道三公里处,是华山道士焦道广隐居时的住所。“上方”是道教术语,意指“天界”。这里曾是道士们居住较为集中的地方。这里的道路像是挂在悬崖峭壁上,如此艰险的路只有神仙才能去得。“大上方”有不少名胜和传说。在铁链尽头的西侧有一石门遗迹,名为西元门,是唐玄宗为找寻妹妹金仙公主而命人开凿的。金仙公主是唐睿宗之女,唐明皇之妹,因不堪宫廷生活,同玉真公主一起出家为道,后入华山修行,住在“大上方”的白云峰上。据说,已修炼成仙,能骑鹤升天。唐玄宗由于思妹心切,令工匠凿山成隙,便成了今天的西元门。

毛女洞毛女洞在华山主峰西北毛女峰上,为一天然石龛,就龛建庙,供毛女彩绘坐像一尊。传说是毛女隐遁栖身处。据《列仙传》记述:“始皇的宫女玉姜,逃到华山,经道士指点,致使身长绿毛,行步如飞。”现在毛女洞还依然存在,但因攀登道路艰险,久无人迹。毛女峰下原建有庙宇,称毛女洞下院,当地人即直接呼下院为毛女洞。今舍宇为1987年重建。

青坷坪青柯坪背依主峰,绝壁千仞,拔地而起;水帘瀑布,如从云天垂落,更是华山风水的结穴处。从华山谷口至青柯坪,一路崎岖狭塞,至此谷道忽尽,豁然开朗。从青柯坪北眺秦川渭水;南望莲花峰、凤凰山;东有云台峰、聚仙台;西看北斗坪、狮子岭,四周山色浮苍点黛,环境幽静。在青柯坪可欣赏到的“华清八景”即:南边的“水帘洞”及其洞上由流水印痕形成的“和合二仙”;西南峰顶“二仙下棋”、“白马过桥”、“寿星石”和“凤凰单闪翅”;西边狮子岭上的“狮子滚绣球”;西边远处大上方崖顶的“金龟戏玉蟾”等。

东道院东道院原名九天宫,位于青柯坪,在华山谷口内约十公里处,正好是登山路程的一半。现在的东道院为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道士郧礼慧所创。庙宇从坐东朝西,依山而立,规模较小,仅正殿三间,内祀“九天玄女娘娘”。东道院北有唐槐,婆娑多姿,生意盎然,南有元代开凿的梅花洞。

千尺幢被称为“太华咽喉”,共有370个台阶,坡度为70度,是华山著名险道之一。“千尺幢”顶端,有仅容一人的石洞,因为当人们爬上最后一个石级时,便从洞中钻出,故而此洞名叫“天井”。

“千尺幢”通天道的开凿是在汉代。原来的登山路不在这里,而在华山东侧的黄甫峪。秦昭王令工施钩登华山就是从那里走的。至今在东峰博台下还留有两处石刻。据《七修类编》载,莲峰之路本无路可通,因有人从北斗坪望见猿猴上下于崖隙间,探奇者循猴径而登,才发现了此条登山路。这里的道路曾经历过两次大的修整。后在千尺幢、百尺峡处,又各开辟了一条复道,分别为上行道和下行道。

百尺峡过千尺幢向北折就到了“百尺峡”,它是登华山的第二个险境。“百尺峡”也叫“百丈崖”,是一处危石耸峙,直插云表,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峡的两壁欲合,却被飞来的两颗石块从中撑开,人从石头下钻过,胆战心惊,生怕石块从两壁间掉下来,这就是“惊心石”。

群仙观群仙观是一座道教宫观,依山借势而建,最初为华山道姑修会的地方,如今供奉的是吕洞宾。建筑巧为构筑,极为峻险,别有风趣;观内楼阁凌空,洞穴入岩,观前松翠风清,群峰叠嶂,是登游华山游人的休息之所。观宇建置年代不详。观内东侧的“洞里瓮”,为华山奇景之一。

老君犁沟从群仙观继续向上,便是“老君犁沟”。传说,这里原来没有路,是老子驾青牛用铁犁开的,形如耕地时留下的犁沟,故被称为“老君犁沟”。实际上这里因山水长期冲蚀而形成的。这条道是登上北峰的最后难关。

聚仙台从老君犁沟向南,便来到了聚仙台。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会过神仙。因台建在三面凌空的峰巅,又名叫“空灵峰”。台上有三个大洞,太上老君曾住在这里。

台下为王子求仙洞,传说,华阴县有一个王道村,村里有一名樵夫名叫王柯,一日王柯上山砍柴,不知不觉来到“空灵峰”,只见几个人围在一起下棋说天道地,听起来怪有意思,他又是一个棋迷,因看棋入了迷,忘记去砍柴。但见周围树叶一会儿落了,一会儿又绿了,不知是什么缘故,等到他想起回家去拿挑担时,找不见了;去寻斧子,只剩下一个生了厚锈的斧头,根本无法再用了。谁知回到村里,一个人也不认识,连自己的孩子,也无人晓得,枉到村内跑了一次,又返回华山修道,于是,人们就将此村叫枉到村。现称“王道村”。

聚仙台距西峰水帘洞最近,可平视水帘胜景,形如图画的“韩湘子赶牛”就在洞口上方。

© 2024 LMLPHP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耗时0.032448(s)
2024-06-10 11:45:43 171799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