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简介

广义上的吴哥窟,是吴哥古迹群的统称,坐落于暹粒市北5.5公里处,这里曾是古代高棉王国的首都。不过通常情况下,我们说的吴哥窟指的就是吴哥寺,又称“小吴哥”,是吴哥古迹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结构、比例、均衡、雕塑上的完美,让它成为世界上闻名遐迩的古迹,与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印尼婆罗浮屠千佛坛并称东方四大奇观。

早在12世纪,吴哥王朝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庙山,作为吴哥王朝的太庙。因此举全国之力,花了大约35年建造吴哥窟。后因暹罗王朝(如今的泰国)入侵,高棉人被迫遗弃吴哥迁都金边,吴哥渐渐被丛林掩盖。19世纪60年代,充满神秘色彩的吴哥窟被法国人再次发现,此后清理和修复工作一直在进行。《古墓丽影》、《花样年华》等电影还曾在此取景。

景点导览

参观吴哥窟是一场“跋涉”,过了检票处,需要沿着林间公路一直向北,穿过平静阔达的河道,在无穷无尽的门廊、石梯间穿行。吴哥寺从容游览时间为3.5-4小时,可以分两次去。其中爬中央高塔、看寺内建筑群、水池前照吴哥寺倒影,需要花上约2小时,参观外围回廊浮雕+蹭听导游讲解1.5-2小时。

吴哥窟-LMLPHP图片源自网友@是梦都会空

金字塔式的层叠构造吴哥窟绝非供大群信徒朝拜的西式的教堂或东方寺院,而是一座宏伟的太庙,供奉化身为印度教之神的国王。它结合了高棉历代庙宇建筑的两个基本的元素——立体庙山的多层方坛和平地庙宇的回廊。吴哥窟的庙山由三层长方形有回廊环绕的平台组成,层层高叠,形如金字塔,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庙山顶部矗立着按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三道回廊象征须弥山所在地的土、水、风,庙山周边环绕一道护城河,象征环绕须弥山的咸海。

吴哥窟-LMLPHP吴哥窟中心建筑导览图@敏琳琳

布局介绍第一层:进入第一层回廊西门,你会踏入一个名为“千佛阁”的田字阁,四周环绕回廊。田字阁被中央的十字游廊间隔为四个院落,其地面比十字游廊和回廊低约一米,原本是一个水池,如今的水已干涸。田字阁的南北廊,宽约3米,外侧封闭,内侧立双排方柱。十字游廊由两道游廊交叉成十字形,每道游廊由中廊、左偏廊、右偏廊三部分组成,由四行方柱支撑。两行内方柱支撑中廊,两行外方柱支撑各自的偏廊。中廊宽约3米,高约4.5米,上半是墙壁,下半是方柱。石柱底部有飞天女浮雕,一些柱身和柱墙还残留深红色的涂漆,由此,可以窥见八百多年前吴哥窟全盛时期之辉煌景象。主廊顶呈蛋尖拱形,以陶瓦盖顶。几个世纪来,朝拜者曾在阁内留下许多佛像,不过大部分佛像如今已被挪走。阁内还有不少颂扬朝拜者善行的铭文,多数是高棉语,一些是缅甸语。田字画阁之外的院子,乃寺庙第一层围囿的内院,如反匚字形。在第一层围囿的西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座藏经阁。田字阁的北廊、中廊和南廊各有石阶廊西通寺庙的第二层围囿。

第二层:第二层台基又高出第一层台基五米半,四周也有长方形回廊,东西方向长约115米,南北方向宽约100米。回廊没有石柱,也没有偏廊,两壁分布竖葫芦棂窗,间以天神浮雕。回廊共有十座廊门,四隅各一,东南北各一,西边三座。每座廊门有内外二石阶,下通第一围囿内院,内通第二围囿内院。西边的三座廊门,通第一围囿的田字阁。第二层回廊四角的塔门,顶部各矗立一座宝塔,因年久失修,四座宝塔的顶部大半缺损,九层宝塔只剩二三层。第二围囿内院的西南、西北隅各有一座小型的藏经阁。两座藏经阁之间由一个十字形阳台的南北道相连,阳台的东西道连接第二层回廊的西门和第三层回廊的西门。

第三层:寺庙的第三层台基,即最内和最高层台基,称为巴甘,正方形,形如金字塔,但由两段叠成,巍然拔地而起12米,比一、二层台基高一倍。这里被称为“天堂阶梯”,一次攀登的人数是又限定的,所以上去必须排队,而且楼梯蛮陡的,不容易上去。这里供奉的是印度教湿婆神,之所以建地如此之高,是为了让来朝拜的人有敬畏之心。

主殿攀爬主殿前是一座“田”字形的走廊,要从这重重叠叠的走廊登堂入室,进入主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得手脚并用爬上约70°的斜度,阶面狭窄、梯级又高的石阶。虽然东西南北任何一座石阶皆可爬上吴哥窟的主殿,但这些石阶中只有西向的石阶有细细的扶手,不想“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人还是用此石阶为妙。

吴哥窟-LMLPHP图片源自网友@韵_evian

爱情阶梯从吴哥窟东面的藏经房,进入到由石块筑成的65米主塔,由于尖顶宝塔是吴哥王朝最为神圣的地方,通往尖顶的宝塔台阶格外陡峭,以前妄图强行闯入者都在此落马,这里还发生过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1973年,一对法国夫妇来此旅游,妻子因台阶陡峭不慎摔下身亡。丈夫非常悲痛,为了纪念妻子,他捐钱在这里建造了一条楼梯。现在,这条楼梯也成了观光胜地。

拍胸听鼓鸣在北面回廊的中部,有一个向北开的师门,门厅东壁有著名的“拍胸听鼓鸣”处。人们只要背靠在石壁上,用手轻轻拍击自己的前胸,就能听到回声,犹如鼓鸣一般。有人认为这是音波传到通巷两壁后发出的回声引起共鸣,也有人认为是通巷墙壁后有一口井,井下深潭与暹粒河相通,所以才传出回声。无论哪种情况,都说明当时的设计者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声学原理。

© 2024 LMLPHP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耗时0.040082(s)
2024-04-30 11:30:31 1714447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