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在南极栖息地的中心地带,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产生了广泛的负面影响,预计将导致本世纪磷虾的数量减少约30%。然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新研究发现,这些对这个小而重要的物种的影响将在很大程度上与该地区气候的自然变化无法区分,直到21世纪末。

研究人员尝试检测南大洋磷虾栖息地的气候信号-LMLPHP

该研究于周一发表在《海洋科学前沿》上,认为这不仅对当地的食物链,而且对南大洋最大的商业渔业都有重要影响:一个蓬勃发展的20亿美元的鱼油产业,作为Omega-3补充剂在Costco等零售巨头中销售。

“磷虾是连接生态系统的纽带,”论文的主要作者、环境研究专业的研究生Zephyr Sylvester说。“它们对南大洋的几乎所有捕食者物种来说都非常重要。”

由于这些小动物生活在世界上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明确地将与人类驱动的变暖相关的趋势与磷虾栖息地自然产生的趋势分开,是规划和绘制收获限制的关键步骤。

这项研究也是第一次使用一组气候模型来证明气候变化有可能极大地改变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但自然气候变异可以掩盖人类驱动的趋势。

研究人员尝试检测南大洋磷虾栖息地的气候信号-LMLPHP

小而重要

磷虾是大约2.5英寸(6厘米)长,快速游动的浮游生物,有明显的集群性。它们是该地区食物链的关键,企鹅、海豹、鱼类和鲸鱼等几乎所有生活在南极洲周围水域的动物都会以磷虾为食,其中一些仍在从前几个世纪的过度捕捞中恢复过来。

但是,虽然它们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物种之一--它们的总生物量估计为3亿至5亿吨--但磷虾只能在一个狭窄的温度范围内生存,并受到其水下环境变量的强烈影响。

目前,南大洋的捕鱼活动由《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CCAMLR)管理,该公约是为了养护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而形成的。他们议程上的第一个项目是什么?磷虾。然而,在该公约签订40年后,他们对这种生物的捕捞限制仍然只是使用一种没有考虑到自然环境变化或气候变化影响的种群评估来确定。

Sylvester说,虽然今天国际上普遍认识到了解气候变化对这一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重要性,但了解气候的自然变化是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

研究人员尝试检测南大洋磷虾栖息地的气候信号-LMLPHP

“我们真正要了解的是:是否有足够的磷虾来养活南大洋中需要吃它的一切动物,以及满足人类的需求?”论文的共同作者、环境研究副教授 Cassandra Brooks 说。“我的希望是,我们可以把这作为了解如何更好地管理磷虾的第一步。”

什么是自然变异?

地球上的每个环境每年在天气、温度和降水方面都有一些自然变化。例如,科罗拉多州的一些冬天有较多的降雪,一些则较少。有的会更暖和一些,有的会更冷一些。撇开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不谈,由于自然变异,该州每年都有一个独特的降水和温度模式。

但是,在一个地区将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的影响与自然变化分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能够将本世纪影响南大洋的变量分开,研究人员多次运行了一组较大的模型,即所谓的大型集合地球系统模型。这是第一次为南大洋和磷虾做这件事。

Sylvester表示:“然后我们能够观察不同的趋势并量化自然变异在多大程度上掩盖了气候变化的信号。”

研究人员尝试检测南大洋磷虾栖息地的气候信号-LMLPHP

这项研究解决了科学家和渔业管理者之间最大的分歧之一:理解和沟通不确定性。 Brooks表示,通过能够量化自然变异可能发生的变化程度,并与气候变化分开,它使每个参与者能够更好地规划未来,为那些依赖它的人维持磷虾的数量。

Brooks说:“即使我们以后才会看到气候变化带来的这种真正强烈的信号,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南大洋是一个非常动态的系统,我们绝对必须对自然变异进行管理。我们应该准备好为气候变化的更广泛的影响进行管理。”

06-15 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