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刘黎霞 广州报道  

营商环境构建历来被认为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全面深化改革的“头号工程”。对“千年商都”广州来说,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回应市场主体关切、激发市场活力的迫切内在需求,更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一次次探索。 

广州也从未放慢过这种自我革新的脚步。

作为广东入选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之一,广州从2018年起就启动营商环境1.0版本改革,到如今营商环境改革不断走向纵深,已升级至5.0版本,改革也不再仅仅聚焦于指标的极限突破,而是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覆盖面更广,旨在全方位激发市场主体和社会的活力与创造力。 

2022年12月30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2022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在21个地级以上市营商环境全方位评价中,广州与深圳同列第一档。 

数据更直观见证广州的市场活力——2022年前三季度,广州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超312万户,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居全省第一。这样的一份成绩单在疫情反复的2022年尤为不易。 

这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广州是如何走出示范之路的?究竟优化营商环境,还可以怎样去不断突破“天花板”?未来,广州如何通过持续发挥创新试点改革的牵引带动,来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探索广州的实践,或能为全省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谋划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带来一些启示。

从争取政策洼地转为打造营商高地

2022年12月14日,广州市2022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开工暨增芯项目动工活动在广州市增城区举行,于会上启动的增芯项目批复投资70亿元,将建设月产能2万片12英寸的晶圆制造量产线。 

12英寸MEMS制造生产线,对于拥有全球MEMS传感器最大市场的粤港澳大湾区来说,其意义不言而喻,该项目的投产,也因此受到国内半导体产业的高度关注。

但为何是增城争得头筹? 

业内人士分析,增芯项目背后,是广东省、广州市对芯片产业“区域集聚,主体集中”的统一指导方略,更是地方政府的超前引领,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持续推动。

实际上,早在2022年年初,广州增城区印发的扶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文件中,就已详细涵盖从项目引进、项目建设、项目落地、项目经营、研发投入、平台建设、人才培育、用地保障、用电保障等九个方面的重点支持,对市场主体准入、准营等环节难点堵点痛点问题都已未雨绸缪。

“当前,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争取政策洼地转为打造营商高地的竞争,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突围,是地方主政者要思考的主要议题。”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分析。 

这种“竞争”反映在工作成效上,便是如何“急市场主体之所急,解市场主体之所忧”。比如,如何让业务办理时间更短,企业开支成本更低,涉企服务质量更优,跨境贸易便利度更高,公共法律服务更加便捷等。

在受访的企业中,不少企业家对广州的“更快”深有感触——开办企业全流程最快半天办结,纳税人申领发票最快仅需100秒,这些指标改革可以说到了“天花板”。

在广州开发区,“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动工、竣工即投产”,这样的速度不是噱头,而是实实在在的改革。 

一个最广为流传的例证是,作为国内生物药企业中的生力军,百济神州仅用了四年时间,便在广州实现研发、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全链条布局。

“这样的发展速度,如果放在其他国家,可能需要十年。”百济神州生物岛创新中心首席执行官刘建说。 

在南沙区,“交地即开工”系列改革政策近年来不断升级,2022年推出的“交地即开工5.0”模式更创新推出实施工业厂房仓储项目“一站式”审批,推行“承诺验收”与单独竣工验收,让企业在建设周期中减环节,项目提前验收使用。 

广州双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正康介绍,位于广州南沙的“年产100万吨淀粉糖系列产品工程项目”,根据“交地即开工”(5.0)实施方案以承诺验收的方式对主体工程先行使用,“项目比预期投产的时间差不多快了两个多月,为企业节省经济成本700万元以上。” 

相较于其他城市,广州在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不仅在广度、深度,更有对新生事物的“敏感度”与改革的“锐度”。 

2022年1月3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发布“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其中,海珠区案例《“全国首批数据经纪人”引领数据要素制度性改革创新》上榜。 

数据赋能,让营商环境插上“数智化”翅膀,是广州提升营商环境重点探索的领域。2022年5月,作为广东省“数据经纪人”试点地区,广州市海珠区率先推出电力、电子商务、金融等领域相关龙头企业成为全国首批“数据经纪人”,2022年8月,推出首批数据产品服务目录,签约“数据能源空间”项目、供应链金融合作项目等。 

当其他城市尚在研究何为“数据经纪人”时,首单数据经纪业务已在海珠区落地——广州金控征信服务有限公司作为技术赋能型“数据经纪人”,推出基于纺织品交易的供应链金融合作项目,将企业授权的生产、销售等多维数据接入广金征信数据中台,融合公共数据后搭建风控模型提供给银行方,银行依风险评估结果发放贷款额度,首单业务将中小企业银行放款额度从20亿元规模提升至100亿元,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贷款难的问题。 

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从2018年以来,广州迭代实施营商环境1.0到5.0改革,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改革成果惠及广大市场主体,2021年9月,广州入选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肩负起为全国城市试水探路的重要使命。 

2022年初,广州印发了《广州市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以“激发活力”为主线,实施营商环境5.0改革。此次改革,广州将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作为关键,着力构建更有效率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通过“一企一策、一项一策”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柳立子认为,与以往的改革方案相比,这次指标痕迹反而不那么明显。“或者可以说,我们前一阶段的指标改革确实已经看到天花板了,所以这次的改革,是围绕企业现实需求进行的系统性综合改革。既有单点突破,像在广州开发区打造更多差异化的特色改革举措,也有宏观的整体改革,有很多一揽子突破现行规定或弥补现行政策空白的创新改革。”

柳立子认为,从这个角度看,营商环境5.0改革从市场主体发展的资源要素配置的角度考虑,其实是回归到优化营商环境的本质。

据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广州已基本完成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任务,形成一批具有显示度、示范性的改革成果,50条改革举措入选国务院办公厅在全国复制推广的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举措清单。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5月30日,由世界银行与财政部联合举办的中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经验国际交流会上,广州“电子政务”“纳税”“获得电力”3 项指标代表中国向世界介绍改革经验。 

营商环境迭代升级,企业感知最深,最有发言权。

2022年6月,在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来自新加坡的企业来恩生物在考察了全国多个地方后,因为看好广州的营商环境,最终选择落户于广州黄埔区的中新广州知识城。

来恩生物首席执行官彭晓明表示,他选择广州还有另一原因是,广州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完备,通过政府有针对性招商,入驻企业强化业务互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有利于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形成规模效益,提高整体竞争力。 

无论是来恩生物、百济神州,还是增芯,从中不难看出,广州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正在提升制造业发展能级的新路径。从最早的加工贸易到如今的科技制造,落地项目与产业发展在结构上有着一致演化趋势,折射着转型升级。 

如今,这一实践正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深化。近期召开的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要突出制造业当家,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从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层面来看,广州的营商环境的创新试点改革被赋予更深一层的意义:改革开放创新仍需持续攻坚,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难点需要突破。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长期关注改革议题,在他看来,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关键在于政府体制机制改革,“这是政府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也是改革的痛点、难点所在。”

他提出,要营造与大湾区发展相匹配的营商环境,企业登记制度改革是政府“自我变革”的一大突破口,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政府都要推动“自我变革”,“以企业登记为例,如果在大湾区内部能够做到企业任意在湾区某一城市登记,都可享受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这将大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未来,广州将如何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广州市主要领导在接受媒体专访表示,要坚持问题导向,重点从五个方面全力推进,其中就提到要“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围绕市场主体关切谋划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 

在深化营商环境改革领域,持续发挥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牵引带动作用,谋划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广州将继续擦亮“金字招牌”,任重道远。

01-05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