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全媒体记者 沈婷婷

已见繁花结硕果,更立壮志开新篇。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在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除了对2022年工作的回顾,还有对2023年发展目标的展望。未来打算怎么干,发展重点是什么,记者邀请深圳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用10个关键词对报告内容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 1

科技自立自强

报告原文:落实基础研究“深研”规划,实施165个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提高到7.5%以上。加强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前沿技术创新应用。

专家解读: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黄源浩告诉记者,智能化升级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必由之路,国家十四五规划、深圳20+8产业政策等重大部署中,对智能传感器技术和产业、智能机器人产业等做出了重点安排。

“视觉传感器和工业视觉对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十分重要,能够为智能手机、智能汽车、工业机器人等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黄源浩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加大对感光芯片、激光雷达等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支持,推动相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市场、资本等要素,促进更多智能化应用场景大规模落地,促进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人大代表黄正龙也提到,让企业科技创新更有活力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结构,在人才招引落地前的阶段即引入专家评估,对于贴合产业发展方向,满足企业科技创新发展需求的人才要给予优先考虑,搭建“柔性专家”引进平台,以产业培育、人才引进、成果转化为引导,围绕科技创新企业人才引进需求,理性和务实选择人才。关键词 2

发展实体经济

报告原文: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做大做强“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加快推进“工业上楼”,加快老旧工业区更新改造。

专家解读:深圳市政协委员吴宪认为,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早、配套全、创新动力足,政策支持力度大,已经形成链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吴宪表示,深圳可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的优势,打造深圳特有的链式增长新动能,并为深圳“20+8”产业提供低成本总部研发空间和制造业落地条件,为企业减负,提升市场竞争力。另外,深圳可发挥优质商协会作用,助推“20+8”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步伐。

针对加快推进“工业上楼”,深圳市政协常委、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认为,应鼓励民营产业园区为“工业上楼”和产业链引资多做贡献,进一步为深圳制造业提供更加有力的空间保障和更加稳固的根基。陈志列建议,深圳出台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励行业龙头产业链链主在自己园区里面增加“工业上楼”面积,加快和简化民营产业园区增加“工业上楼”面积的审批流程,并出台政策鼓励民营产业园区在保留绿化景观的基础上,适当退还园区道路和适当缩小产业园区现有的绿化面积。关键词 3

坚持扩大内需

报告原文: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加快推动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等行业复苏,办好深圳购物季等活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0%。

专家解读:深圳市政协委员费晓愈认为,在过去几年时间里,“新消费”一直都是各行各业关注的热门话题,未来5-10年,新消费将会成为一种常态,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动力。费晓愈认为,深圳应加大本土品牌扶持力度,营造消费深圳本土品牌氛围,“要建立本土品牌自信,热爱家乡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消费家乡的品牌产品,不仅有面子更有感情。”

另外,他建议深圳多关注“新”“潮”消费产品企业的发展,及时给予其政策上的帮扶,帮助新兴消费产品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增强品牌力,共同打造深圳消费品牌。

深圳市政协委员赖俊霖建议,抓住深圳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契机,依托城市商圈和商业载体,打造针对香港青年消费类初创品牌的孵化基地,助力初创品牌成熟落地,帮助香港青年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赖俊霖认为,可参考龙华的“浪巢”等,对符合条件的消费类初创品牌提供办公场地、整合供应链资源的支持,让创业者享受“零”租金、“零”场地费,拎包入住,协助其寻找上下游供应链相关资源,帮助品牌落地生根。同时,给予专业的经营支持,并提供“一揽子”扶持政策。 关键词  4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报告原文:主动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澳门“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携手建设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

专家解读:深圳市政协委员孔庆旸表示,现时粤港有不少合作平台及合作计划,其中包括“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 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前海港澳青年招聘计划”等等,下一步还应深度匹配大湾区产业需求及香港人力资源特点,出台更多吸引香港青年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就业的政策,以促进粤港青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大湾区九个内地城市应该根据各自的产业特点和分工,以及香港现时的人力资源特点,对希望吸纳进来的香港青年人才类型进行清晰规划,在薪酬待遇等方面推出更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措施。

“比如深圳重点吸引工程、科技、金融类人才,广州可大力吸引商贸、航空、文化创意类人才,从而达到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再分配。另外,必须打破两地招聘信息流的壁垒。香港年轻人一般登录本地招聘网站寻找工作,而内地公司主要在自身网页或内地招聘平台进行校招和社招,结果导致信息不对等。”孔庆旸说。关键词  5

深化深圳综改试点

报告原文:争取首批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深化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等改革,推动深圳数据交易所成为全国性数据交易平台,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

专家解读:深圳市政协委员姜华表示,去年,深圳数据交易所揭牌暨数据交易成果发布仪式在深圳召开,为全国深化数据交易改革作出了先行示范。他建议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体设计,首先在组织架构方面,构建多方协作的数据治理组织体系,包括数据决策机构、数据监管机构和数据运营服务中心及专家智库,实现政府侧系统治理、有效分工;其次围绕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进行技术和理论研究,建立健全主体管理、设施管理、数据管理、市场管理四大领域的制度框架和标准体系。

深圳市人大代表郭万达认为,深化人才改革,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培养高水平技能人才队伍,加强完善深圳体现技能价值的薪酬待遇体系,满足制造业技能人才期盼较高生活质量的生存需求;加强完善深圳“工业社区”公共服务资源配套的服务机制,满足制造业人才扎根制造、扎根城市的归属需求;加强完善深圳以技能教育及评价为突破口打通职业上升通道的服务机制,满足制造业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  6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报告原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基础教育百万学位建设计划,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万个,建成深汕高中园,打造10所以上国内一流的特色高中。

专家解读:深圳市政协委员黄德华表示,近年来,深圳在高中学校学位增长上取得了突破,但与深圳高水平的经济发展相比,教育领域仍是较为明显的短板,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教育中心集中在罗湖、福田等区域,而龙岗、龙华以及比较偏远的大鹏、龙岗等区域的教育质量相对落后,在高考重本率等关键指标上与关内差异较大,这反映出深圳的优质教育在数量上仍相对缺乏且过度集中。”

黄德华认为,深圳要加大高中阶段财政投入,划拨更多教育用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高中阶段办学,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基金奖励、捐资激励、土地划拨、税费减免等方面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给予扶持。“对偏远城区的教育发展予以资源上的倾斜。由市财政划专门款项补贴偏远城区的教育发展,加强全市学校的建设统筹,对学位缺口较大区域的教育设施建设予以市级教育经费转移支付支持,以均衡各区财力。建立市一级的关内-关外教育对口帮扶体系,促进区域优质教育均衡发展。”黄德华说。 关键词  7

高水平打造枢纽城市

报告原文: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不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高水平打造枢纽城市。高质量打造韧性城市。高标准打造智慧城市。

专家解读:深圳市百胜网络智库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执行院长吴滨认为,目前深圳港口的后方陆域地理空间不足,以盐田港为例,后方陆域纵深平均只有600余米,远小于国内主要港口的常规1500-3000米纵深。此外,集疏运模式单一,以公路运输为主,占到总运送量的96%以上。海铁联运建设多年,但效能并不明显,2021年约占盐田港总吞吐量的不到2%;海铁联运能否快速增长,与国铁货运路网建设紧密相关。

吴滨提出,深圳港后方陆域需得到更为广阔地理空间的支持与建设,迫切需要国家和广东省层面予以综改政策支撑。此外,综合保税、跨境电商、退税核销等新兴业态与业务需求不断涌现,这既是对外开放带来的实际变化也是深圳完成外循环任务的必然要求,海关关税、海事监管、出入境管理等监管制度需要因应创新。关键词  8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报告原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专家解读:深圳航天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浩认为,作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深圳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在推进能源结构优化、低碳交通建设、绿色建筑推广、低碳试点示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政策体系建设、绿色金融法律和政策体系建设等工程项目上,均取得了明显进展,初步形成了具有深圳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

刘浩建议,深圳出台鼓励支持企业“双碳”示范工程的政策。针对自身积极开展“双碳”示范改造的企业,从政策等方面予以引导、补贴、激励。对积极研发“双碳”技术与产品,为深圳市提供“双碳”产品与服务的企业予以支持,纳入政府采购清单及拓展推广。他还建议,政府支持以动态冰蓄冷等为代表的高效安全储能技术优先广泛应用于新建的政府建筑、地铁、医院、学校、园区等公共机构,并为承建单位提供相应补贴。关键词  9

建设高水平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报告原文:建设高水平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重点向相对薄弱区域倾斜。全年新增床位3200张。新增社康机构35家,构建“15分钟社康圈”。

专家解读:深圳市政协委员陈纯建议,增加政府投入,多渠道筹集如政府财政拨款、收费补偿、无偿房屋设备等,保证妇幼社康服务运作。他提到,深圳不同区域不同社康中心政府财政投入缺乏明确标准,实际经费补偿常常不足。通过建立健全各项配套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构建完善的社区医疗服务工作规范标准,根据实际服务情况进行政府拨款以及奖励,推动社区卫生机构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改善目前的服务质量现状。

深圳市政协委员黄一峰则建议,不断提升社区医疗服务的整体效能。依托医疗健康大数据基础平台建设的支撑,分享远程门诊案例数据,不断积累医学案例库,制定医学持续教育系统,实现医防、专病和防治体系等综合医疗惠民应用管理的一体化建设,形成全市统一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  关键词 10

争创首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报告原文:坚持文化自信自强,加快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高地,打造国际著名体育城市。

专家解读:深圳市政协委员龚云流认为,近年来,深圳进一步明确要按照“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建设国际化城市、全球先锋城市的总体要求,以及“文化立市”的战略部署,将发展高端文化产业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他建议,系统研究“深圳文化”的品牌内涵与建设路径,用好文化资源“存量”,壮大出版发行产业,补齐书店建设发展的扶持政策缺位,助推行业发展壮大。

深圳市政协委员周松则认为,深圳可以主动对接港澳地区参赛队伍的训练保障工作,重新梳理大运精神,举办粤港澳高校运动会等群众性体育活动,从而讲好大湾区体育故事。

02-15 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