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王帆 香港报道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广东省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更高立起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柱。

广东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超12.9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四成,在面对超预期因素的冲击下,广东经济实力依然实现大步跨越,在这背后,制造业的支撑作用至关重要。

以“Made in Hong Kong(香港制造)”为标志的香港工业,曾在上世纪70、80年代盛极一时,曾雇佣超过100万名员工,最高峰时曾占本地生产总值约30%。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尤其是工业大规模向广东北移,制造业在香港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小。

在发展创科、促进经济多元发展等诉求之下,几年前,香港特区政府喊出了“香港‘再工业化’”的目标,2022年12月,特区政府公布《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其中明确提出“推进香港新型工业化”。

40余年的发展交错,如今,粤港制造业再度走到了新的交汇点,在高质量发展、创新科技引领之下,香港与广东如何更好地互补、合作?

粤港制造业合作持续进阶

广东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排头兵。2022年,广东制造业总产值突破16万亿元,全部制造业增加值4.4万亿元,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强。可以说,制造业既是广东深厚的“家当”,也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利器”。

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初,广东制造业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刚刚起步,正是港商带来的资本、设备、材料以及市场资源,为广东注入了工业化发展的初始动能。

1978年7月,香港商人张子弥投资200万元港元,在东莞虎门创办全国第一家来料加工企业——太平手袋厂。这家编号为“粤字001”的企业的设立,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香港制造业大规模向广东转移的时代。

其后,港商投资掀起高潮,“三来一补”企业开始在珠三角这一土地、劳动力相对便宜的地区如雨后春笋般生长,珠三角成为香港的生产基地,香港开“店”、广东设“厂”的“前店后厂”格局也逐步确立。

随着香港制造业份额的逐步降低,粤港两地的制造业合作关键词,转向“服务”。2003年签署的“CEPA协议”,以及2014年签署的“CEPA广东协议”等,希望通过完善相应的机制体制,强化香港服务业对内地尤其是广东制造业的辐射带动能力。香港生产性服务业对内地加大了辐射和输入,通过设计、检测等促进了珠三角企业的转型升级,也为广东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金融、物流等平台。

几十年间,粤港协作成就了珠三角“世界工厂”的地位,也推动了香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如今,广东已形成了10+10产业体系(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现代轻工纺织、先进材料、绿色石化、现代农业与食品、智能家电、软件与信息服务、汽车等8大产业,更是达到了万亿元级规模。

但曾有着深厚工业根基,以及高水平大学的香港,尽管本地的制造业比重已经降至微不足道,但其制造业成果仍然在向广东“溢出”,最广为人知的是大疆创新——充分利用香港科技创新的优势,并且让创新在深圳开花结果。

近几年,香港不乏掌握技术优势的高校教授或是本地大学的毕业生踏上创业征程,无论是人工智能、机器人还是工业控制领域的公司,在香港孵化后,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内地,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这一时期香港与内地的合作,也屡屡被总结为“研发+转化”的关系。

不仅如此。在观察人士看来,粤港制造业合作不只局限于单向的流动,而是进入到一个以创新、开放、融合为主题的新阶段,双向互动,共同推动创新型产业发展,包括利用好香港的科技创新优势和广东的产业优势,构建一个科技产业综合体。

香港“从1到N”

从“制造业起家”到如今的“制造业当家”,广东可谓一以贯之地强调制造业的发展,而香港则是在经历了辉煌与式微之后,近几年再度迎来“再工业化”的契机,到2022年提出“新型工业化”,由此,各自关于工业发展的思路也变得愈发清晰。

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曾阐释,有别于过往提到的再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强调以信息化带动,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更能反映现代工业化走向。为实现新型工业化,政府会加强支持策略性的先进制造产业,如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芯片发展,在港设立研发和生产基地。

对香港而言,如果说擅长于创新生态链中的“从0到1”,那么,促进科研成果落地的“从1到N”则是亟待加强的环节。2022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宣布设立100亿港元“产学研1+计划”,以加速科研成果落地商品化。

在科创界人士看来,过去“从1到N”的转化过程,往往存在着动力不足、条例不清晰等障碍,如今,全社会关于创新与产业融合重要性的共识正在形成,更需要探索的是打通转化路径。对于缺乏产业配套的香港而言,邻近的广东被认为是关键的合作伙伴。

香港中文大学天石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刘云辉近年来以学者身份迈上了创业征程,参与创办、孵化了包括未来机器人、深慧视科技、康诺思腾、筑橙科技在内的多家企业。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香港本身几乎没有工业,客户基本上在内地,所以必须要到内地,跟客户交流。从生产来看,我们过去几年没有生产基地,就不得不去大湾区内地城市。

除了借助广东强大的制造能力,香港也在积极致力于开拓制造基地。《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就提及,建议加快北部都会区新田科技城的发展,以期尽快推出用于创科发展的土地,为构建香港的科技产业园区和先进中试转化生产基地提供空间。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在的制造产业呈集群融合发展的趋势,包括产业链的融合,从研发到制造、物流的融合,上、下游之间的融合,技术和应用场景的融合等等,香港也需要有一些集群空间。香港目前更多做的是“从0到1”,小试、中试、小批量生产,但不排除它可以在某些领域有一些规模化的制造。

刘云辉也向记者表示,”香港现在提出发展新型工业,我觉得未来一些高附加值、高增值的产业,其实可以留在香港本地,香港政府也在大力推动从1到N或者是从1到100的这个过程。但不管怎样,香港还是要跟内地更好地合作,从产业、市场、生产等各个方面大家一起合作,共同推动大湾区的科创发展。”

香港的角色

无论是在40多年前的制造业北移,或者为广东制造业提供服务支撑,香港历来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新的合作时期,除了香港能够借力于广东更好地实现自身的新型工业化,香港之于广东,也同样能起到重要的助力作用。

在“香港研发、广东转化”的合作模式中,广东的研发角色与能力往往未被充分强调。事实上,广东在技术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珠三角地区更是内地迅速崛起的科技创新中心。而在“制造业当家”行动中,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技术攻坚、确保制造业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等方面,粤港在研发、创新等方面可以实现更好的合作。

德勤曾在2021年发布《新发展格局下的大湾区——“十四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重点》白皮书,其中提到,大湾区内部跨城市专利合作比率仅为0.95%,远低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在当前世界新的竞争格局下,中美科技竞争趋势显著加强,倒逼大湾区形成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

香港中文大学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卢煜明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香港专利于内地不适用的问题,需要两地协作共同推进。希望未来相关政策能够松绑,让香港专利也能在大湾区内地城市使用,长远有利于推动整个大湾区科研产业的发展。

广东方面已经释放了积极的合作讯号。近日,广东发布的《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又被称作“制造业当家22条”)中专门提到,建立健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常态化对接合作机制,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等领域深化与港澳的合作模式创新。

郭万达建议,原来粤港间市场合作较多,政府合作较少。香港政府现在加大了“政府有为”的力度,可以更积极主动地跟广东各级政府合作,包括探索合作模式、利益分享模式等。

广东“制造业当家22条”还在多处提到了港澳角色,包括“新建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支持制造业企业以短期合作、项目入股等方式通过港澳柔性引才”等。

在更大的科技创新版图中,香港还可以继续发挥“桥梁”作用。香港中文大学协理副校长李康善指出,香港在帮助内地公司走出国门的同时,也吸引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公司进入中国,且不局限于香港,而是进入整个大湾区,再深入内地的其他城市。

“总的来说,香港的定位是一座重要的桥梁,把内地的东西拿出去,也把国外的东西拿进来。”李康善说。

06-28 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