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新生动力,如何让他们从“新力军”成长为“主力军“?6月28日,作为中国科协“科创中国”青年百人会的首家区域性创新组织,“科创中国”大湾区青年百人会(以下简称为“大湾区青百会”)在广州南沙揭牌。

让青年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破圈融合”,让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优势互补,让“柔性组织”成为科技创新的“刚性支撑”……大湾区青百会正汇聚大湾区各领域杰出青年代表,通过树立青年榜样、引领青年创新、汇聚青年智慧,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青年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三类成员共促科创成果转化

广州日报记者留意到,大湾区青百会有一个比较特别的成员构成:青年科学家、企业家和创投家,三类成员比例均衡,原则上不超过45岁。

具体来说,“青年科学家”类别会员应须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丰硕的科研成果,以及丰富的科技经济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等经历。“青年企业家”类别会员应须具备良好的业界口碑、丰富管理经验以及科技创新、科技传播等经历。“青年创投家”类别会员应须具备的条件包括,所在机构具有较强的行业引领性、科技领域投资经验丰富、具有丰富的科技孵化、科技服务等经历。

作为由科协组织发起成立的柔性组织,大湾区青百会为什么特意汇聚这三类青年人才?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科创中国”大湾区青年百人会首届轮值主席袁玉宇一直很关注人才工作,在主旨演讲中,他再次强调构建完整产业人才生态的重要性。

“产业发展既需要基础研究人才,还需要工程技术人才,也需要创新创业人才。因为科研需要转化,转化才能产生价值,这个过程不仅要理解科技成果,也要有企业家精神。有产业载体才能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袁玉宇说。

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谢曦坦言,高校科研工作忙碌,平时较少有机会与产业人才、金融人才交流。“科技成果要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计民生的实际需要,无论是研究或是转化,与产业界交流是非常必要的。”他期待通过大湾区青百会平台,为他从事的医疗器械研发研究,寻找更具体的产品应用场景,让技术拓展有更明确的目标。

“湾”通世界青年领航,科协要发挥“超级联系人”作用

“希望‘科创中国’大湾区百人会能够把握成立这个契机,发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集聚的优势,建设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培育机制,搭建大湾区各领域青年领袖的沟通交流平台。”广东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郑庆顺在成立大会上提出,“科协要发挥‘超级联系人’的作用,搭起融通各方创新资源的桥梁,写好粤港澳大湾区这篇大文章。”

“湾”通世界、青年领航,以此为主题的大会充分彰显“湾区力量”。除了主办方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科创中国”大湾区青年百人会,现场还汇聚了来自湾区各地的协办方,包括深圳市科协、珠海市科协、京港学术交流中心、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中山市科协、东莞市科协、佛山市科协、肇庆市科协、江门市科协。

“一个城市再大,不可能单独承载所有的科创要素,一定是有一个配合的产业带或者形成一个支撑‘走廊’才能成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比较看好广深澳港的协同效应。”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科创中国”大湾区青年百人会主席团成员尚海龙表示。

在这条“走廊”中,尚海龙认为香港的作用是做好“桥梁”,帮助内地走向国际,帮助国际进入内地。“过去香港是将国际上的资金、经验引入到内地,今天香港是将中国方案介绍到国际市场。”

在广州南沙,也有一个枢纽的“桥梁作用”日渐突出。“港科大(广州)希望真正将粤港联合起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科创中国”大湾区青年百人会主席团成员伍楷舜说道。

在他看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关键,是要高端科研人才有“落点”。最新数据显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已聘约180位长聘制教授,九成毕业于境外一流高校。通过港科大(广州)这个载体,让高端科研人才落地到南沙,从而带动新的科创产业崛起。他期盼,作为“物理载体”的港科大(广州),能通过联手大湾区青百会这个“柔性组织”,吸引更多优质科研青年人才到湾区来、到广州来,投身创新创业创造。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

图由主办方提供

06-30 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