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媒体记者 张豪

正值暑期假期,不少学生选择做兼职赚点零花钱,一些不法分子嗅到“淘金良机”,瞄准这些学生实施诈骗。尤其是一些涉世未深的学生,容易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成了诈骗“工具人”。

本期,警报君梳理一些“暑期档”诈骗的案例,提醒学生及家长要提高警惕,切记不轻信陌生来电、不点击未知链接、不轻易转账汇款。

全国——

教育部公安部提醒预付费勿超3个月 谨防暑假校外培训退费电诈

7月20日,针对暑假期间一些不法分子以校外培训退费名义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发布预警,提示广大家长和学生不要预付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的培训费,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支付费用不超过5000元限额标准;而凡是退款时附加购买商品或付费条件的,都是诈骗。

两部门在《关于防范以校外培训退费名义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预警提示》中提到,暑假期间,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政府部门公文,诱导家长学生添加QQ号或加入QQ群,以校外培训退费名义实施电信网络诈骗,造成恶劣影响和严重危害。

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多次发出预警提醒:请广大家长和学生“擦亮眼睛”,提高消费权益保护意识。在支付培训费用时,不要支付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的费用;学科类培训支付费用不超过政府指导价限额标准,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支付费用不超过5000元限额标准。同时,注意缴费安全,可通过官方渠道“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可在各手机应用商店下载)选课、购课、消课、投诉,更好地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两部门特别提示,正规退费流程一般以原路返还的形式返还给本人缴费账号,凡是退款时附加购买商品或支付费用条件的,都是诈骗。如有疑问,可以及时拨打110或有关培训机构主管部门电话求证、求助。同时,欢迎广大人民群众举报有关线索,共同营造校外培训平安消费环境。

警报君说:

防人之心不可无,多留一点心眼就会少受骗!

福建:

暑期兼职,一个小时200元……结果4人被抓!

暑假到来,放假在家的泉州小陈和3个同学商量着寻找兼职,赚点零花钱。7月14日,小陈在QQ群中看到一则“电话客服,时薪200元”的兼职广告,小陈随即联系了对方。对方让小陈准备两部手机,一部手机要安装指定APP用于接收任务,另外一部手机用于拨打对方提供的电话号码。电话拨通后,小陈只要将两部手机放在一起,无须其他操作就能每小时获得200元的报酬。

就这样,小陈就开始了“电话客服”的兼职工作。小陈先是用其中一部手机下载了APP,时刻保持和“老板”通话,并接收指令,随后用另外一部手机拨打电话。“打了几个电话后,我就知道‘老板’是做电信诈骗的。”据小陈供述,所谓的“老板”就是在境外的诈骗分子,他们会冒充警察或者是银行客服等实施冒充公检法、银行贷款类诈骗等。

在短短的2天多的时间里,小陈就赚了1500元。于是,小陈就拉上闺蜜一起做,4个花季少女就这样成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帮凶。殊不知,泉港公安已经第一时间关注到她们了。7月17日下午,泉港公安分局刑侦大队联合山腰派出所,在小陈的租房里,成功将4人一并抓获。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认清网络兼职套路,拒绝“高薪”诱惑,切勿出租、出售、出借个人手机卡、银行卡,为诈骗分子实施电信诈骗提供帮助,或受雇于诈骗分子,否则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一旦发现有人非法安装、使用GOIP设备,请立即拨打110举报。

警报君说:

钱都这么好赚的话,怎么会轮到你们呢?

浙江:

在校学生涉“帮信罪”

6月5日,浙江台州玉环市公安局抓获以丁某为首的违法犯罪嫌疑人23人,他们涉嫌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GOIP通话服务。

经查,在校学生丁某发动同龄人员,按照不法分子的要求购买多部手机和手机对录线,通过上家发送的二维码下载手机拨号和控制软件,并从他处收购手机卡,从而协助诈骗分子拨打诈骗电话。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段时间,学生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新型GOIP通话服务的违法犯罪频发。警方介绍说,GOIP相当于一个大手机,一般可以插多张手机卡,每一张卡就是一条线路,对应境外诈骗窝点的一个电话座席,通过网络连接、信令交换,将网络语音信号转化成信令语音信号,境外的诈骗分子就能利用该设备伪装成本地固定电话拨打并实施诈骗,进一步加大了案件侦破难度。 台州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副支队长陈戈介绍,近年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简称“帮信罪”)案件大量出现,多数涉案人员年龄较小,不少涉案人员还是在校学生或刚毕业,他们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他人提供银行卡或社交账号等用于收取犯罪所得。

“帮信罪”是刑法修正案(九)增设的一个罪名,主要指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而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信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犯罪行为。

在警方看来,“帮信罪”案件高发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贪图小利。“两卡”租卖几乎是“躺着赚钱”,这对学生、无业人员等吸引力很大,一些人在诈骗分子的蛊惑下,为了蝇头小利而沦为犯罪帮凶。二是侥幸心理。一些人总觉得办案机关不会注意到自己,心存侥幸。还有的人觉得自己没有参与到直接犯罪中去,不会触犯法律。三是不知不懂。为数不少的涉“帮信罪”人员对自身帮助行为产生的危害认识不足。

警报君说:

找兼职擦亮眼睛,切勿成为诈骗“工具人”!

广东——

佛山:

还没开学就要收费?家长的一句话,让“老师”慌了……

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谭先生的儿子今年准备入读小学,近期按照学校要求

完成网上新生注册手续。“新生注册工作完成后,很快就有老师将我们拉进一个群组,表示方便学校与家长沟通交流。”谭先生说。

然而,某天下午,该“老师”突然在群里发布信息,要求通过“支付宝口令红包”,缴纳每位学生264元的学杂费,还提出如不在当日内完成缴纳,将会影响学生学籍。

“老师的昵称,老师的头像,群里面都是新生的家长,应该假不了吧,而且关乎学籍问题,没有多想便直接付款。”谭先生说道。

群组里新生家长也不疑有它,就在准备支付时,佛山三水公安一名辅警恰好也是群内的家长之一,凭借工作经验和反诈知识,他觉得非常可疑,马上警觉起来,“缴纳学杂费为何要通过支付宝红包口令,而且还是分三个88元红包缴纳。”仔细一看指引操作的图片,竟和网络诈骗分子常用的套路如出一辙,该辅警马上向学校招生办相关人员核实收费事宜,得知根本没有收费一事,立即在群内向其他家长,发出提醒不要进行付款操作。

原来骗子早就在家长扫码注册时,悄悄混进家长群中,更换为学校招生办老师的头像和昵称,并以老师名义新建了一个“新生注册群”,借助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发布假的收费通知,达到诈骗目的。

当群内家长们看到辅警家长的提醒纷纷对“骗子老师”展开声讨,眼见骗术被识破,不法分子悄悄从群内逃之夭夭。

由于发现及时其他家长没有缴纳费用,成功避免损失2万多元。最后,群里的辅警也不忘向其他家长普及反诈知识,群组由“骗子行骗群”变成了“反诈宣传群”。

警报君说:

为机智的辅警爸爸点赞!

素材来源:公安部、泉港公安、法治日报、三水公安

以上就是本周警报的全部内容啦~

快来关注警报君,get各种平安提醒吧~

07-24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