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超4万名考生从本科线上滑档,专科批次征集志愿名额锐减约2万个

全媒体记者 孙唯 实习生 唐梓丹 邹茉

8月8日,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录取工作落下帷幕,这也意味着今年高考考生的去向基本尘埃落定。据了解,在今年的本科批录取中,有上万名考生遭遇“滑铁卢”,专科批同样有上万名考生面临落榜。除了高考成绩,考生的志愿填报无疑是影响最终投档录取的重要因素。大量滑档,是否意味着考生及家长填报志愿的策略发生了变化?对此,记者进行了梳理与分析。

专科批次征集志愿竞争激烈

7月27日,广东2023年高招本科批次首次征集志愿开始投档,相比征集志愿释放的6462个计划数,4.7万名滑档考生成功投档的仅2898人,存在3564个计划缺额,投档成功率约6%。

记者观察到,在今年广东高招本科批次首次征集志愿中,“双一流”高校呈现“量少质优”特点。在普通类(历史)中,计划招生1人的华中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投档最低分分别是608分、602分、600分,最低排位为2432位、3054位、3374位;而在普通类(物理)中,同样只招收1人的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苏州大学成绩不俗,投档最低分均超625分,最低排位分别是7681位、10058位、11807位。

不过,很多民办本科院校征集志愿的最低排位有所下滑。其中,广东培正学院最低分为470分,最低排位61236位,相比去年下降19238位;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投档最低分498分,最低排位40755位,相比去年下降13377位。

与此同时,在本科批次第一轮征集志愿结束后,仍有7所广东本地院校未满档,其中6所均为民办院校。例如,广东理工学院缺额1536人、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缺额1296人,后续均参与了第二批次征集志愿。

聚焦专科批次,今年有资格参与广东高招专科批次征集志愿的考生(艺术类校考除外)共有106670人,相较去年下降约5%。结合各大类别的投放情况,本次专科批次征集志愿共投出考生2753人,相比去年减少约2万个名额,录取率约为2.5%,竞争更为激烈。这也意味相当一部分考生面临“高考落榜”风险。

民办本科征集志愿情况不佳

据公开数据推算,2023年广东专科线上录取人数约46万,录取率约66%,其中本科录取率约41%。录取情况虽然整体尚好,但超过4万名考生从本科线上滑档。

从本科批第一次征集志愿情况来看,首次参与征集志愿的院校中民办院校居多,但录取情况不佳。该类民办院校每年学费较为高昂,且总体招生数额较大,考生及家长在填报此类院校时更加慎重保守。部分家长表示,民办本科类院校学费高,一般每年约3万元,有的甚至每年4万元至6万元,普通家庭难以负担。此外,踩线进入本科院校后未必可以调剂到适合的专业。相较之下,复读再战或进入专科选择更优专业或许是更佳选择。

基于此,本科线上考生滑档进入高职院校后,一定程度拉高了今年高职院校的投档分数线。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专科普通类(物理、历史)投档情况中,有半数超过了本科线,甚至在普通类(物理)中最低投档分数高达509分。本科批次考生滑档还导致专科批次不少专业组一次性满档,以至于今年在广东省内专科批次投放的征集志愿指标仅有2671个,总数不到去年的十分之一。

滑档情况并非仅仅出现在广东。数据显示,今年各省滑档人数创近年新高,比如,湖南本科滑档人数约7万;山东本科滑档人数超过7万;广西本科滑档人数将近4万。不少网友调侃,2026年专升本考生将迎来一场恶战。

多种因素导致不少考生滑档

伴随着高招工作收尾,“滑档”等话题的讨论也更受关注。记者了解到,今年不少考生滑档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有院校专业计划投放调整因素,也与考生在志愿填报时考量因素发生变化有关。

首先,从今年广东本科批次普通类投档情况来看,优质“双一流”院校在本科批征集志愿中露面的不多,参与征集志愿以民办高校为主,使得不少本科线上考生落到专科批次,推高了专科批次的录取分数线及满档率,征集志愿计划锐减,考生的“托底”选择受到挑战。

其次,从考生个人层面来看,滑档可以归结为两大因素:一是不服从调剂,二是未合理填报志愿、找好保底学校。其中,本科线上滑档考生大多是未服从调剂。这从侧面反映出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更趋于理性,宁可滑档参与征集志愿也不希望被调剂到自己不感兴趣和不被看好的专业。

例如,广东考生小刘今年高考分数为499分(历史类),排位4万余位,如果合理填报志愿并且挑选好保底院校,一般不会滑档。“我当时已经挑选好目标院校,参照前几年的分数我是稳上的,因此没有太在意保底学校的选择。没想到今年本科批滑档如此严重,目前我倾向于选择复读一年。”小刘表示。

这意味着,为了避免滑档,明年的高考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可能更要考虑“如何稳”了。

08-09 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