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年伊始,广东高规格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谋定今年经济“施工图”。作为改革开放的领头羊,深圳在第一时间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一项项重大工程热火朝天展开,释放出走在前列、勇当尖兵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45年,深圳为何能一直走在前列?回溯历史,深圳的改革开放并非坦途,但每个关键时刻,深圳都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尤其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战略目标非常关键的时期——“二次创业”。

1995年4月,深圳市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第二次创业”的战略口号。由此,深圳经济特区全面开启“二次创业”征程,为迎接更大的挑战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新一轮探索与实践,深圳不断用更深层的开放,迎接更广阔的未来。

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立体综合运输体系

作为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

1979—1989年,深圳先后进行了5次城市规划,1993年6月,深圳市委决定正式启动《深圳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编制工作,首次放眼全市,把城市规划从特区覆盖到全市范围,确定特区之外的宝安区和龙岗区两个区的功能。这一规划同时与广东省编制的《珠三角经济区现代化建设规划》及《珠三角城市群协调规划》相对接,真正确定了未来深圳的发展蓝图和方向。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深圳相继完成若干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及市政建设。其中,交通建设方面成绩斐然:京九铁路、广深高速公路、机荷高速公路东段等相继通车,提前实现“九五”计划目标,路网密度达63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国前列。

此后,深圳形成以铁路枢纽、公路枢纽、机场、盐田港、蛇口港等重要客货运枢纽为骨干,由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国内外航线、城市干道等运输方式组成的现代化立体综合运输体系。通过科学规划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深圳为“二次创业”筑牢根基。

加大转变政府职能力度

建设安居乐业美好家园

在改革开放之初,深圳就开始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1994年8月,深圳在全国实行企业无行政主管部门的改革,颁发《深圳市企业无行政主管部门改革实施办法》等,明确规定全市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随后,又进行两轮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和“直通车”服务等,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转变政府职能。

1998年至1999年,深圳市政府进行新一轮政府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审批的规范程度,改进审批方式和管理手段,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不仅受到深圳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支持,而且在国内和境外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另一方面,深圳不断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社会治安治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效。自1995年开始,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小区活动,把治安工作落实到基层,还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

如今,深圳城市环境日新月异,美丽环境成为招牌名片。

深化商贸流通改革

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始终坚持秉承“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理念。

1993年后,深圳加快商贸流通体制的改革步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生活资料商品体系。到1994年底,21个重大商贸项目多数已完成,引进外资办商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深圳还持续推动对外贸易发展。1995年,深圳开展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经营外贸业务的试点工作,制定《深圳市外商投资企业经营对外贸易的试点方案》《关于深圳市私营企业对外贸易的意见》。深圳把内外两个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了内地—深圳—国际市场“三点一线”“进料—加工—增值—出口”的外向型经济模式,为提高国际竞争力、参与世界经济合作与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改善外商投资服务环境方面,1995年,深圳颁发《关于对外商投资实行联合办公的实施方案》,把与外商投资有关的27个管理部门集中联合办公,设立深圳市外商投资服务中心,为外商投资提供“一条龙”服务。同时,深化改革海关通关制度,运用电子技术,提高通关效率,1998—2000年,深圳海关开发新版海运通关系统,口岸通关效率大大提高。

从来料加工为主向自行设计、自主生产转变,从间接国际贸易向直接国际贸易的转变,深圳外贸出口、吸引外资都居全国前列,基本形成多元化的外向型经济格局。

初步建立现代金融体系

金融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金融业在深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5年7月,深圳重启证券市场,仅仅一年时间,深圳股市就由低迷转向持续走强,成交总额占全国一半,发挥了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支撑作用。

这一时期,深圳加快专业银行商业化步伐,发展多形式的金融机构,开始形成安全、灵活运作的货币体系,使各银行的存贷款余额均有大幅度增长;在全国率先成立外汇经纪中心,新设个人外币兑换业务,多家银行开办了离岸业务,增强了金融调控手段。

全国首家试行资金买卖的融资中心在深圳成立;实行资金切块管理,推行利率体制和存款准备金管理改革……深圳金融业还充分发挥特区的政策优势和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在全国率先进行一系列改革探索,并在全国率先推出储蓄通存通兑、缴费一本通等100多项金融工具创新。

至2001年初,深圳已初步建立起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其他各种类型金融机构并存,结构较为合理、功能也较完备的现代金融体系,初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较强聚集和辐射力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金融业成为深圳的重要支柱产业。

确立“科技兴市”发展战略

采取“内引外联”方式研发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深圳顺势提出“抓高新、上规模、重效益”,主动转移“三来一补”制造业,前瞻布局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

首先着手调整产业结构。1995年以来,深圳按行业制定了技术引进的中、长期规划,建立引进外资的协调评审机构,选定效益较好的重点项目,着重引进先进技术与关键设备,不再引进国内已有生产条件的技术设备。这种决策思路,有效地提高了外向型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市工业中的比重,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1年的8.1%迅猛地上升到1998年的35.4%。

其次,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逐步建立市场化研发体系。把研究开发机构设在企业,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研究开发体系,初步走出一条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路子。通过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研究开发体系,较好地解决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1998年,深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87.8亿元,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43.9%。

再次,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1996年5月,市政府二届三十二次常务会议作出决定:对深圳湾畔原有的深圳市高新技术工业村、京山民间工业村、中国科技开发院、国家电子技术应用工业性试验中心、深圳大学、第五工业区,实行一区多园的管理体制,组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同年9月,国家科委批准该区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997年6月,深圳制定《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纲要》,高新区成为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基地。

在进一步完善现有技术市场的同时,深圳从1999年起举办“深圳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首届高交会以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为鲜明特色,将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与专业产品展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创造性地发挥政府和中介组织在促进科技成果和项目成交中的作用,在探索新型交易机制上做出有益尝试;率先提出“成果交易与风险投资相结合”的交易形式,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创造了条件,取得重大成效。高交会逐步成为国内外科技成果交易的重要平台,有力地促进和保障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

至1999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连续8年以年均61.5%的速度递增,1997年、1998年分别达到474亿元和655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产值的35%和38.7%,这一比例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深圳的特色经济,并呈现出十分迅猛的发展态势,至2001年7月,深圳提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标志着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成功崛起,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如果说,深圳的第一次创业是“杀出一条血路”,第二次创业则是闯出一条新路。在这个阶段,深圳修炼好“内功”,拥有了坚定的步伐、前瞻的目光和远大的理想,为迎接更大的挑战打下坚实基础。如今,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新的历史使命,带着“二次创业”的精神,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永远在路上。

【联合出品】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南方日报

出品人 丁少红 尚黎阳 洪晓霓

通讯员 赵健超

08-29 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