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战略性产业 打造国际级湾区-LMLPHP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之湾区实践”专题会议现场。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读懂湾区”毫无疑问是世界感知中国、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召开期间,“粤港澳深度融合:打造世界一流湾区”研讨会、“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之湾区实践”专题会议先后举行。站在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两场会议的与会嘉宾,分享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所思,畅谈建设“一流湾区”所想,以成功实践经验为借鉴,为继续优化大湾区营商环境建言献策,共话湾区未来。

规则互通:以全局思维推动区域融合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谭耀宗认为,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在各方面制度的互联互通有了长足进步。不过,他亦指出,“大湾区中的互联互通只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将我们的规则和世界规则对接,甚至大湾区的规则要引领世界的规则。”这其中,他认为香港在许多方面可以有所担当。

香港的“担当”之一就是“要发挥香港国际化特点,协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行业规则引领者”。谭耀宗指出,香港在医疗、知识产权等方面都与国际接轨,香港将会和大湾区其他城市一起协商和研究如何进行行业规则对接,从而走向世界。“据我所知,现在医疗系统已经开始了‘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的合作,全国13间医院将参与。当中除一间位于北京外,其余全部来自大湾区城市。未来,该份标准有助于大湾区医疗标准与国际衔接。”他希望,香港能帮更多行业探索对规则进行优化和创新,让大湾区的标准能走向世界。

谭耀宗认为,还要发挥好香港联通国际的作用,向世界说好中国故事。他表示,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可以用西方社会易理解的语言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发展和理念。“因此,我们可以推出更多的便利游客到大湾区旅游的措施,如加快推进‘一程多站’式旅游模式实施,增加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

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会长萧志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一定要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去探索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一定要以全局思维去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区域融合;一定要以全球新的格局、新的视野加速提升大湾区整体对外开放水平;一定要结合国家战略的眼光去加快促进大湾区高端要素聚集;一定要以新发展理念的前瞻思维长远谋划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发展:战略性产业是整个湾区的骨干

如何继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华润集团粤港澳大湾区办公室主任李浩然认为,在专业服务、社会民生等方面,首先要融合起来。他举例说,香港、澳门和内地采用了三个不同的建筑标准。“对桥梁寿命的要求,香港的要求是120年,澳门没有特定要求,内地的要求是100年,但是港珠澳大桥最后采用的是120年的标准,通过择优原则,选出了一个最好的标准作为整座桥梁的标准。”

“融合不是最终的目标,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融合之后,建成世界一流的、有竞争力的湾区。”李浩然说。为此,李浩然把目光聚焦到世界其他三大湾区上。他分析说,其他三大湾区均有自己领先于世界的产业,比如纽约湾区的金融业、制造业和教育产业,旧金山湾区的高新科技,东京湾区的工业制造。他认为,其他三大湾区发展的共同特征——拥有核心城市、有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区域规划集中、产业的升级带来战略性行业的成功、最后产业性行业成功让其成了国际级的湾区。

李浩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非常完整,这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但是如何能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一个国际级的、有竞争力的、有高度能量的湾区,战略性产业才是支撑起整个湾区的骨干。“核心在于看粤港澳大湾区里有没有属于自己的战略性产业。所谓的‘战略性产业’,第一本身要很强,第二产业在全世界有很大需求,全世界每个市场都离不开,拥有全球支配力。”

如今,从数据层面来说,粤港澳大湾区表现挺好的:集装箱码头领域势头强劲、工业产业链很完整、人口很多、土地面积很大。但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全球支配能力目前还比较弱,“我们有条件,但是我们还没达到能支配全球的水平,我们需要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

营商环境:构建大湾区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主任王开前表示,过去一段时间,大湾区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效。一方面国家不断加大对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建设。同时,大湾区的内地9个城市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广州2023年专门发布了《广州市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首次将要素环境纳入改革,推动了资源要素按照产业导向配置,并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营商环境建设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改进过程。”尽管大湾区营商环境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绩,王开前认为在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下,大湾区仍然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和提升。

具体而言,在市场的互联互通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大湾区各城市间协同协作,减少地区和领域间的城市化竞争,促进各要素更加便捷高效的流动。在便利企业投资信誉中,需要加快“数字湾区”的建设,为大湾区企业开办融资税务政策兑现等提供全链条的数字化服务。在规制规则方面,需要对标国际高标准的规则和标准,推动大湾区规则规制的有效衔接,持续加大法规制度的供给,优化法律服务水平。在国际化方面,需要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推进高水平的国际经济合作平台建设。

王开前认为,要在更高水平的开放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建设。其中,他提到,要对标营商环境建设要求,以大数据为支撑,建立营商环境监测评估体系,探索围绕湾区发展目标,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大数据监测评估制度,落实监测机制,开展实况监测,构建数据模型,及时评估发现湾区营商环境运行中取得的成绩和需要改进之处,为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提供更加精准的判断和更有效的应对,在动态变化中不断推进湾区协调协作,实现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邓潇丽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子良

12-04 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