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评论员 胡光旗

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本次会议继续深化了对新时代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知,特别提到“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发展与安全等关系,强化宏观政策组合的取向一致性,放大政策组合效能。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着总量和结构的双重矛盾,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做好今后及未来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必须要立足这个重大变化加以妥善考虑。今年以来,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因此,迫切需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应当看到,大国经济的重要特征是内部可循环,并且提供巨大国内市场和供给能力,支撑并带动外循环。因此,把握好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对国内大循环中存在的堵点和痛点的认知。提升宏观政策效能、一致性和弹性,需要深入激发国内大循环的内需主动力,关键在于继续坚持扩大内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互结合的思路,通过扩大内需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短期性和总量性的问题,稳住经济基本增速和经济的基本盘,稳住市场主体信心;同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长期性和结构性的深层次问题,激发“科技-金融-产业”新三角循环动力。此外,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与强大供给能力的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要素市场化定价还有待深入推进,市场规则和标准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统一,从而才能更好发挥市场对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培育统一大市场和高端供给能力。

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要把握好几组关系。首先,要把握好速度和质量的关系。速度和质量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其一。高质量发展是速度和质量的高度内在统一,过度重视速度而忽视质量,将会增加对传统增长路径的依赖,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便成为空谈。也要看到,高质量发展并不是不要速度,速度本身就是质量的一部分,缺少了必要的增速,那么经济发展的成色和质量也势必受到影响。

其次,要把握好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关系。宏观经济具备微观基础,但微观经济在加总时也会出现“合成谬误”。本次会议特别提到这一点,也标志着对经济规律认知的深化。这也意味着,政策制定不仅要依托宏观数据支撑,更需要依靠大数据和微观数据的分析,对症下药。

第三,要把握好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需要合理统筹使用资金,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要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第四,要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当前经济各领域的潜在风险需要高度关注,强化对房地产企业的资金融通支持力度,全力促进房地产风险实现阶段性缓释,最大程度保证经济增长稳定在合理区间。

明年逆周期跨周期调节政策发力加码将持续向市场注入信心和动力,宏观调控将更加注重政策之间的一致性和协同性,依靠单个部门“单打独斗”,无法同时解决诸多并列问题。推动形成政策合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组合政策效能将产生更强的乘数效应,发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12-15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