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全媒体记者 李志文 通讯员 莫崇杰 雷斌 王星 陆省省 李飞白 吴天龙

任何一个超级工程背后,都有无数建设者在默默奉献。作为全国最具代表性的站城融合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广州白云站仅用时3年多便建设完工,离不开以如下几人为代表的建设者的持续坚守和辛勤付出。

高峰:不知每天是星期几

在白云站3年多的建造过程中,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汇聚于此:有人短暂停留;有人则选择在广州扎根,矢志不渝地坚守在这里。其中,广铁集团站房建设指挥部工程三部副主任高峰正是坚守者的代表之一。

白云站背后的建设者:有人日均四万步,有人自学专业知识……-LMLPHP

高峰自2009年毕业加入广铁集团以来,一直坚守在铁路建设一线,见证了湛江西站、茂名站的崛起,也亲身参与了广州白云站的建设。面对技术要求极高、各类检查繁多的白云站,高峰并没有退缩,而是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为了节约工期、绿色建造,高峰和团队首创了叠合板和预应力抗拔桩新工艺。装修阶段,高峰带领着团队夜以继日地修改和完善设计方案,“这里还可以做得更好”成了他嘴上常说的话,所有努力都只为了呈现完美的效果。

为了协调各方的施工工作,保证工程顺利进行,高峰每周日下午组织碰头会,这一坚持就是一年多。

作为全国具有代表性的站城融合大型交通枢纽,白云站的体量和超高标准都使得建设工期非常紧张。高峰带领团队蹲在一线解决问题,以确保节点按时完成。在遇到钢柱标高等问题时,高峰和团队不眠不休地研究解决方案,最终确定了标高和上盖盖板形式,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3年多来,高峰全身心投入到白云站的建设中,几乎没有离开过广州。他经常早7晚10地工作,甚至连续几个晚上不回家。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这是高峰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常常不知道每天是星期几,只知道白云站还有几天要封顶、封顶后还有几天要开通。

王鹤棋:日均四万步的“暴走达人”

白云站终于顺利开通,忙碌了几个月的广州工务段广州线路车间广州线路检查工区工长王鹤棋,总算能歇口气了。

白云站背后的建设者:有人日均四万步,有人自学专业知识……-LMLPHP

自今年7月初,广州白云站建设进入验收阶段以来,王鹤棋几乎没睡一个好觉,尤其在他带领工区成员对花广联络线进行初步验收时,每天都要推行轨检仪,从早上7时一直走到晚上10时。他微信步数每天都在4万步左右,最高一天甚至达到65768步,晚上回到寝室洗漱时才发现脚上起了两个水泡。

作为这个验收小团队的“核心”,王鹤棋在完成每天的既定任务后,还会在班组的钉钉群进行经验总结和分享,为大家厘清验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积累的技术经验。

比如在花广联络线验收中,大家发现42号型道岔可动心辙叉的尖轨尖与翼轨之间有缝隙,就是工务人常说的 “不密贴”问题,但很多人一来是初次进行线路验收工作,二来像这种高速铁路才会有的道岔型号,这些久在普速线路工作的小伙子也没见过。

就在大家查技术标准、争论的时候,王鹤棋肯定地说:“42号型道岔属于长道岔,有157.2米长,由于钢轨存在热胀冷缩,所以为了不影响尖轨的爬行和伸缩,设计时便留有这种间隙。”

白云站背后的建设者:有人日均四万步,有人自学专业知识……-LMLPHP

“能够参与白云站开通的线路设备验收调试工作,对我来说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挑战,更是业务学习的好机会。”王鹤棋介绍说,“虽然工作很累,有时候也很煎熬,但我和同事们都挺过来了,也收获了很多知识和经验,为我们日后养护维修这段线路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钟巧兰:坚持从旅客实际需求去优化设计

“建设一个新车站,要结合实际,将自己想象成一名旅客,去思考旅客进站乘车会遇到哪些问题。”钟巧兰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钟巧兰原本是广州南车站佛山西车间副主任,她临危受命,接下了新建广州白云站的重任。

白云站背后的建设者:有人日均四万步,有人自学专业知识……-LMLPHP

筹备前期,人员、物资、设备等条件都很紧张,面对一间间空荡荡的办公室和如火如荼建设中的站房,作为广州白云站客运车间主任的钟巧兰陷入了沉思:“先要行动起来,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她快速理清现有条件,从办公环境、协调沟通等方面着手,有条不紊地投入工作。

为快速熟悉广州白云站情况,钟巧兰常常深入建设工地,对着设计蓝图和效果图钻研,与现场一一比对,掌握广州白云站的每一处细节,多年的客运和新站建设经验使她快速地发现问题所在。

钟巧兰理清责任单位,自学有关建筑、材料、设计、设备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有灵感后与建设单位商议整改方案是否可行。在确定可行之后,再与建设单位一起落实。大家常常打趣说,钟巧兰现在已经算一个合格的设计师和建筑师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上水和吸污,这是车站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这关系着车上旅客饮水和卫生间这两个基础的需求保障。”钟巧兰介绍道:“白云站原设计中上水吸污设备没有覆盖全部股道,不能满足现代化车站的高标准要求。”发现这个问题后,她多次组织设计和设备部门开会讨论。

“我们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从旅客实际使用的角度出发,我们开站前期做的所有工作就是围绕着服务旅客展开的,旅客在车上可以喝到一口热水,我们做再多的工作都是值得的。”钟巧兰说。

最终,未预留区域重新规划安装位置,上水和吸污设备全面升级,增加了智能监测功能,可以在车站指挥中心监控实时工作状态。

12-27 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