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机遇 大文章】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 高校奋力争当“智高点”-LMLPHP

文/全媒体记者 陈亮

图/通讯员供图

龙腾虎跃,奋发有为。2月18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自2023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以来,“再造一个新广东”成为全省上下的共同目标。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科技创新阵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广东高校在新的一年里如何主动融入大局,积极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及省委“1310”具体部署备受关注。为此,记者采访了多位高校“掌门人”。

把高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2024年是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是开启下一个百年华章的新起点。“百年校庆是中大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上的里程碑。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着力在人才培养、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推进一系列工作。”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表示,该校在新的一年将面向广东人才需求,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面向广东科技创新需求,找准协同创新的结合点;发挥自身学科优势,提高全面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近年来,暨南大学迈入了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发展成一所学科齐全、规模宏大、师资雄厚、人才辈出的海内外知名高校。暨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邢锋表示,暨大在培养更多、更好、更能够适应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人才,以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科学研究推动大湾区培育新质生产力等诸多领域,都肩负着刻不容缓的责任。2024年,暨大继续将“侨”作为立校之本和兴校之源,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全方位人才和智力支撑。

作为农业特色高校,华南农业大学以学科优势和紧密联系“三农”的传统优势,为广东乡村振兴屡献方案。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介绍,该校将以落实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双百行动”)为重要切入点,把“人才链”建在“产业链”上,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三链融合精准服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学校将在乡村建设规划、乡村人才提质、产业科技支撑、和美乡村建设、乡村基层治理、乡村文旅振兴等方面集中发力,在服务“百千万工程”中当先锋、打头阵。

【大机遇 大文章】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 高校奋力争当“智高点”-LMLPHP

过去一年,南方医科大学在助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方面表现亮眼,新增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6所附属医院获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以上等级。南医大党委书记张玉润告诉记者,学校接下来将谋划布局“南方医科大学大湾区战略”,以一流医科大学建设服务大湾区高等医学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聚焦医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系统深化广州、佛山、深圳三地办学办医布局。

多所高校“掌门人”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继续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并把高质量发展内化为自身发展的生命线。

为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高等教育界如何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高松提出:“中大将结合广东高质量发展提出的人才需求,以高质量学科体系建设为基础,持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加大高端人才供给力度,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目前,中大在广州、珠海、深圳三地办学,3个校区努力实现错位发展,学科布局分别与广州“3+5+X”、珠海“4+3”、深圳“20+8”的产业布局相对接。高松提到,学校将继续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促进学科交叉,丰富培养路径,进一步做好“101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继续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深化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加强综合性、基础性、交叉性学科平台建设,更好地发挥平台的育人功能,鼓励学生尽早接触和开展前沿科学与未来技术研究。

【大机遇 大文章】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 高校奋力争当“智高点”-LMLPHP

“育人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培养一流人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邢锋表示,暨大坚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打造“高峰+高原”的学科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国内一流、侨校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将时代精神、优秀文化、教育理念、思想主旋律深度融入学生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全过程,努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宽厚基础、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这个寒假,华农组织开展“万名学子乡村大调研”行动,通过调研了解基层实际,引导学生与乡村“双向奔赴”。李凤亮表示,学校将构建“人才链”,为“百千万工程”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将办好本硕博贯通的“新农学”创新班,实施丁颖创新班提升计划,办强“卢永根书院”,培养学术领军人才。同时,华农还将共建好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的11个产业学院,构建以“温氏兴农创新班”为代表的合作培养农业领军人才新范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做实乡村振兴“头雁”及高素质农民培训。

张玉润表示,南医大以高质量党建和高层次人才引培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瞄准生命健康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深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专业、课程、教材、教法全要素改革,系统完善本研贯通、多学科交叉的长链条培养体系,加快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医学人才输送基地。

为产业科技“双强”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广东正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承担着基础研究主力军的使命,接下来如何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科技攻关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高松表示,中大将结合广东的科技和产业布局来开展前沿基础和未来技术研究,继续大力支持科技攻关,推进“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以应用牵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更好服务广东创新驱动发展。学校将围绕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在广州南沙科学城推进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服务能力;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推进位于中国散裂中子源的中大谱仪的建设和运行;在深圳光明科学城加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新工科和新医科建设,加强与光明科学城相关研究机构和大科学装置的联动,进一步推进“医工交叉”。

“要坚持以重大创新平台为抓手,加强一流科研团队及原创性科研成果培育,建设重大科研成果的孵化平台。”邢锋表示,暨大将整合校内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平台优势开展联合攻关,形成“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科研平台梯队,完善“学校-学院-学科”协同的科研平台建设机制,提升承担重大科研任务能力。加强对学科交叉和多领域联合攻关的战略引领与政策支撑,重点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和集聚力量实施有组织科研,聚焦广东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在网络空间安全、碳达峰碳中和、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赛道”上挖掘学科交叉新增长点,开展从基础到应用的贯通式研究,为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李凤亮则提到,要强化“创新链”,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华农将进一步聚焦“百千万工程”所需,优化研发任务和科研力量布局,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着力支撑种业发展,强化作物学“一流学科”建设,力争在水稻、南方大豆、玉米、荔枝等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推广取得新的突破,继续推进建设“广东省畜禽种质资源库”、广东种业集团、广东畜禽种业集团,以种业创新激活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领先的“无人农场”,以新品种、新技术促优产促增收。

“我们矢志科技强校,聚焦优势科研领域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和前沿性的科学计划。”张玉润介绍,去年该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442项,立项数连续8年跻身全国30强,其中高天明院士获批交叉学部重大项目,实现学校在该学部重大项目零的突破。全年新增部级重点科研平台5个,实现中西医结合领域高水平科研平台新的突破。今年,学校将以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器官衰竭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平台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快在脑科学、肾脏病等领域形成领先优势,加快推进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冲击国家一流学科,助力推进高水平医学科技自立自强。

【大机遇 大文章】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 高校奋力争当“智高点”-LMLPHP

提高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高校身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交汇点,如何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精准服务国家和区域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需求,提高全面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高松表示,中大将围绕广东“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的部署,深入推进中大乡村振兴联合研究院建设,进一步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围绕“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打造海上新广东”的要求,加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建设,推进海洋牧场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围绕“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部署,进一步推进岭南文化研究;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广东”的要求,继续提高附属医院诊疗能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邢锋认为,要坚持以提升服务能力为导向,加快高端智库建设及科技成果转化,以创新协同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同时,在服务广东培育“双十”产业集群、构建协同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当好粤港澳大湾区“智高点”。

李凤亮提出,要聚焦“产业链”,打造政产学研用合作新高地。目前,华农已与河源紫金县、清远阳山县开展结对共建,并牵头组建广东省“双百行动”乡村产业发展高校联盟、广东省乡村建设高校联盟。华农将进一步发挥联盟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1+M+N”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共同体建设,着力打造“一镇一品”“一村一貌”镇村规划示范样板,构建校地校企合作新格局,推进新一批“科技小院”“永根科技站”以及乡村产业发展联盟示范基地建设和从化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

张玉润说:“南医大将以附属医院学科建设为驱动,深化附属医院医教研协同发展,加快推进附属医院集团高质量发展,全面助力广东医疗卫生高地建设。”

02-18 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