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vim中设置选项,有注释很容易明白:

 set laststatus=1                        "2总显示最后一个窗口的状态行,1窗口多于一个时显示最后一个窗口的状态行,0不显示最后一个窗口的状态行

  fulerformat的设置为:

 set rulerformat =%75(%2*%<%=\字符:\ \%b\ \|\ \修改:\ \%{strftime(\"%H:%M\",getftime(expand(\"%\")))}\ \|\ 光标:\ \%l\行\ %c%V\列\ \|    \ \%Y\ \%M\ \%R\ %p%%\ \|\ 编号:\ \%n\%)

  其中的所有选项必须以%开始,与printf()函数中的%效果是一样的,%是个占位符,具体内容见:

 下面是可能状态行项目的描述。其中,"项目" 的第二个字符代表类型:
N 代表数值型
S 代表字符串型
F 代表下面描述的标志位
- 不适用 项目 含义
f S 缓冲区的文件路径,保持输入的形式或相对于当前目录。
F S 缓冲区的文件完整路径。
t S 缓冲区的文件的文件名 (尾部)。
m F 修改标志位,文本是 "[+]";若 'modifiable' 关闭则是 "[-]"。
M F 修改标志位,文本是 ",+" 或 ",-"。
r F 只读标志位,文本是 "[RO]"。
R F 只读标志位,文本是 ",RO"。
h F 帮助缓冲区标志位,文本是 "[help]"。
H F 帮助缓冲区标志位,文本是 ",HLP"。
w F 预览窗口标志位,文本是 "[Preview]"。
W F 预览窗口标志位,文本是 ",PRV"。
y F 缓冲区的文件类型,如 "[vim]"。见 'filetype'。
Y F 缓冲区的文件类型,如 ",VIM"。见 'filetype'。
{仅当编译时加入 +autocmd 特性才有效}
q S "[Quickfix List]"、"[Location List]" 或空。
k S "b:keymap_name" 的值或使用 :lmap 映射时的 'keymap':
"<keymap>"。
n N 缓冲区号。
b N 光标所在字符的值。
B N 同上,以十六进制表示。

  其他还有,具体可以:h 'statusline'看看帮助文件。

05-23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