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adoop

1、文件系统

1.1、文件系统定义

    文件系统是一种存储组织数据的方法,实现了数据的存储、分级组织、访问和获取等操作,使得用户对文件访问和查找变得容易。

    文件系统使用树形目录抽象逻辑概念代替了硬盘等物理设备使用数据块的概念,用户不必关心数据底层存在硬盘哪里,只需要记住这个文件的所属目录和文件名即可。

    文件系统通常使用硬盘和光盘这样的存储设备,并维护文件在设备中的物理位置

1.2、传统常见的文件系统

    所谓传统常见的文件系统更多指的是单机的文件系统,也就是底层不会横跨多台机器实现。比如windows操作系统上的文件系统、Linux上的文件系统、FTP文件系统等等。

    这些文件系统的共同特征包括:

        1、带有抽象的目录树结构,树都是从/根目录开始往下蔓延

        2、树中节点分为两类:目录文件

        3、从根目录开始,节点路径具有唯一性

1.3、文件系统中的重要概念

    数据:指存储的内容本身,比如文件、视频、图片等,这些数据底层最终是存储在磁盘等存储介质上的,一般用户无需关心,只需要基于目录树进行增删改查即可,实际针对数据的操作由文件系统完成。

    元数据:(metadata)又称之为解释性数据,记录数据的数据

文件系统元数据一般指文件大小、最后修改时间、底层存储位置、属性、所属用户、权限等信息。

思考:1、大数据时代,面对海量数据,传统的文件存储系统会面临哪些挑战呢?

1.4、海量数据存储遇到的问题

1、成本高:传统存储硬件通用性差,设备投资加上后期维护、升级扩容的成本非常高

2、如何支撑高效率的计算分析:传统存储方式意味着数据:存储是存储,计算是计算,当需要处理数据的时候把数据移动过来。程序和数据存储是属于不同的技术厂商实现,无法有机统一整合在一起。

3、性能低:单节点I/O性能瓶颈无法逾越,难以支撑海量数据的高并发高吞吐场景。

4、可扩展性差:无法实现快速部署和弹性扩展,动态扩容,缩容成本高,技术实现难度大。

思考:

1、当遇到海量数据存储的场景,传统的文件系统如何解决海量数据的存储问题?

2、一款能够支撑海量数据存储的系统需要追求什么?吞吐量?性能?安全?效率?

3、如果让你设计一款存储系统软件来支撑海量数据存储,如何设计?

2、HDFS存储模型

  • 文件线性按字节切割成块(block),具有offset,id
  • 文件与文件的block大小可以不一样
  • 一个文件除最后一个block,其他block大小一致
  • block的大小依据硬件的I/O特性调整
  • block被分散存放在集群的节点中,具有location
  • Block具有副本(replication),没有主从概念,副本不能出现在同一个节点
  • 副本是满足可靠性和性能的关键
  • 文件上传可以指定block大小和副本数,上传后只能修改副本数
  • 一次写入多次读取,不支持修改
  • 支持追加数据

3、HDFS架构设计

  • HDFS是一个主从(Master/Slaves)架构
  • 由一个NameNode和一些DataNode组成
  • 面向文件包含:文件数据(data)和文件元数据(metadata)
  • NameNode负责存储和管理文件元数据,并维护了一个层次型的文件目录树
  • DataNode负责存储文件数据(block块),并提供block的读写
  • DataNode与NameNode维持心跳,并汇报自己持有的block信息
  • Client和NameNode交互文件元数据和DataNode交互文件block数据

3.1、角色功能

NameNode

  • 完全基于内存存储文件元数据、目录结构、文件block的映射
  • 需要持久化方案保证数据可靠性
  • 提供副本放置策略

DataNode

  • 基于本地磁盘存储block(文件的形式)
  • 并保存block的校验和数据保证block的可靠性
  • 与NameNode保持心跳,汇报block列表状态

3.2、元数据持久化

  • 任何对文件系统元数据产生修改的操作,Namenode都会使用一种称为EditLog的事务日志记录下来
  • 使用FsImage存储内存所有的元数据状态
  • 使用本地磁盘保存EditLog和FsImage
  • EditLog具有完整性,数据丢失少,但恢复速度慢,并有体积膨胀风险
  • FsImage具有恢复速度快,体积与内存数据相当,但不能实时保存,数据丢失多
  • NameNode使用了FsImage+EditLog整合的方案:
    • 滚动将增量的EditLog更新到FsImage,以保证更近时点的FsImage和更小的EditLog体积

3.3、安全模式

  • HDFS搭建时会格式化,格式化操作会产生一个空的FsImage
  • 当Namenode启动时,它从硬盘中读取Editlog和FsImage
  • 将所有Editlog中的事务作用在内存中的FsImage上
  • 并将这个新版本的FsImage从内存中保存到本地磁盘上
  • 然后删除旧的Editlog,因为这个旧的Editlog的事务都已经作用在FsImage上了
  • Namenode启动后会进入一个称为安全模式的特殊状态。
  • 处于安全模式的Namenode是不会进行数据块的复制的。
  • Namenode从所有的 Datanode接收心跳信号和块状态报告。
  • 每当Namenode检测确认某个数据块的副本数目达到这个最小值,那么该数据块就会被认为是副本安全(safely replicated)的。
  • 在一定百分比(这个参数可配置)的数据块被Namenode检测确认是安全之后(加上一个额外的30秒等待时间),Namenode将退出安全模式状态。
  • 接下来它会确定还有哪些数据块的副本没有达到指定数目,并将这些数据块复制到其他Datanode上。

3.4、HDFS中的SNN

SecondaryNameNode(SNN)

  • 在非Ha模式下,SNN一般是独立的节点,周期完成对NN的EditLog向FsImage合并,减少EditLog大小,减少NN启动时间
  • 根据配置文件设置的时间间隔fs.checkpoint.period  默认3600秒
  • 根据配置文件设置edits log大小 fs.checkpoint.size 规定edits文件的最大值默认是64MB

3.5、Block的副本放置策略

第一个副本:放置在上传文件的DN;如果是集群外提交,则随机挑选一台磁盘不太满,CPU不太忙的节点。
第二个副本:放置在于第一个副本不同的 机架的节点上。
第三个副本:与第二个副本相同机架的节点。
更多副本:随机节点。
 

4、HDFS写流程

  • Client和NN连接创建文件元数据
  • NN判定元数据是否有效
  • NN处发副本放置策略,返回一个有序的DN列表
  • Client和DN建立Pipeline连接
  • Client将块切分成packet(64KB),并使用chunk(512B)+chucksum(4B)填充
  • Client将packet放入发送队列dataqueue中,并向第一个DN发送
  • 第一个DN收到packet后本地保存并发送给第二个DN
  • 第二个DN收到packet后本地保存并发送给第三个DN
  • 这一个过程中,上游节点同时发送下一个packet
  • 生活中类比工厂的流水线:结论:流式其实也是变种的并行计算
  • Hdfs使用这种传输方式,副本数对于client是透明的
  • 当block传输完成,DN们各自向NN汇报,同时client继续传输下一个block
  • 所以,client的传输和block的汇报也是并行的

5、HDFS读流程

  • 为了降低整体的带宽消耗和读取延时,HDFS会尽量让读取程序读取离它最近的副本。
  • 如果在读取程序的同一个机架上有一个副本,那么就读取该副本。
  • 如果一个HDFS集群跨越多个数据中心,那么客户端也将首先读本地数据中心的副本。
  • 语义:下载一个文件:
    • Client和NN交互文件元数据获取fileBlockLocation
    • NN会按距离策略排序返回
    • Client尝试下载block并校验数据完整性
  • 语义:下载一个文件其实是获取文件的所有的block元数据,那么子集获取某些block应该成立
    • Hdfs支持client给出文件的offset自定义连接哪些block的DN,自定义获取数据
    • 这个是支持计算层的分治、并行计算的核心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一)

再小的努力,乘以365都很明显!
一个程序员最重要的能力是:写出高质量的代码!!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无论你是年轻还是年长,所有程序员都需要记住:时刻努力学习新技术,否则就会被时代抛弃!

01-04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