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源软件产业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起步相对较晚,开源项目很少超过五年,开发者较年轻。国外很多开源项目都是10年以上的规划与投入。在开源社区发展初期、发展期、协作期、结晶期与流行期的五个阶段中,中国的开源社区平台大多处于前三个阶段,仅有极少数开启了商业化良性互动。

国内开源环境漫谈-LMLPHP

开源社区

开源社区在推动开源软件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那么开源社区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开源社区是一个资源集聚的大平台,提供与开源软件的信息、资源、交流、开发相关的平台,为全球的网络成员(开发者与使用者)提供一个自由学习交流的空间,技术建设、沟通交流的必要途径,还承载着开源项目孵化、商业运作等职能。简单来说就是围绕某项技术/产品需求,开发者和企业及开发者之间相互产生内容互动的平台。​

开源生态​

树木要想茁壮繁茂,森林要想葱郁成林,离不开整个生态环境的发展。激发社区生命力,不能仅靠某一家企业突飞猛进式的努力,产业各方基于开源协作的创新模式推动产业生态构建,共建多样性、包容性的开源生态。

商业模式

在开源软件领域中,常见的公认的盈利(商业)模式一共有七种。​

1、多种产品线:比如 MySQL 产品就同时推出面向个人和企业的两种版本,个人完全免费,企业版支持收费。​

2、技术服务支持:通过提供技术文档、培训、二次开发支持等技术服务而获得收入。​

3、应用服务托管:托管服务的应用服务提供商。​

4、软、硬件一体化:比如 IBM等服务器供应商巨头,通过捆绑免费的 Linux 操作系统销售硬件服务器。​

5、附属品:比如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参考资料。​

6、品牌战略:利用先天的传播优势,以极低的成本建立和传播品牌。​

7、市场策略:这种模式,是一种快速抢占市场的营销策略,主要是为以后增强版产品的销售打下基础。 比如微软宣称部分的公开 Office 的源代码。​

开源规范

“国外一开源,国内就自主”。相当一部分公司从开源社区拿来东西编改加以优化,就开始标榜“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研发”,变成了“民族骄傲”和“新锐国货”,在资本的推波助澜下摇身一变成为行业独角兽,甚至上市套现。这种乱象导致软件产品同质化严重,原本可以用来哺育国产软件茁壮成长的资源被低端产品无序竞争白白消耗掉。​

怎么解决以上问题呢,我觉得从三方面入手:​

1)推进开源自主,把握开源软件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2)加强模式创新,增强开源产业生态的发展活力。​

3)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开源软件产业生态的发展后劲。​

总结​

目前我国开源社区平台主要有开发者社区、代码托管平台、开源基金会、开源组织。从现状上看,我国的开源软件发展时间较短,处于起步阶段,未来3-5年将会是这一产业高速发展时期,处于各发展成熟期的软件产业都有望加入到开源阵营中来,为国内的软件产业发展带来更强增长动力。

最后,祝愿国内的开源事业越办越好,越做越强。

01-13 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