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之心报道,撰文:徐丹、力琴。

美国当地时间 9 月 13 日,英伟达表示同意以 400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软银的芯片部门 ARM。这将是半导体行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笔交易。

机器之心从英伟达官网获悉,根据英伟达、软银和 ARM 董事会批准的交易条款,英伟达将向软银支付总计 215 亿美元的 NVIDIA 普通股和 120 亿美元的现金,其中包括 20 亿美元签署时付款。结算时将发行英伟达股票数量为 4430 万股,以英伟达普通股最近 30 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确定。

此外,在 ARM 满足特定财务绩效目标的前提下,软银可能还会获得最多 50 亿美元的现金或股票。英伟达还将向 ARM 员工额外支付 15 亿美元。

交易完成后,软银预计将保留 ARM 不到 10% 的股份。此项交易尚需获得中国、美国、欧盟和英国的批准,预计监管审批可能需要长达一年半的时间。

或进军 CPU 直面英特尔,英伟达变身芯片王?

英伟达收购 ARM 支付的首笔款项比软银在 2016 年以 314 亿美元收购 ARM 的溢价还高。软银对 ARM 的收购在之前是规模最大的芯片收购案。

英伟达目前是全球首家市值超 5000 亿美元的半导体公司,凭借其 GPU 的优势已经在数据中心和图形计算市场占领一席之地,并正向自动驾驶等领域扩张。收购全球最大芯片 IP 企业 ARM 后,英伟达的未来会有更大的想象力。

黄仁勋表示,收购后的首要任务是投资 ARM 的数据中心计算芯片设计。此前 ARM 架构已经证明了自身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作用,在数据中心这块「兵家必争之地」,英伟达的优势或许会进一步扩大。英伟达第二季度财报中,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实现 17.5 亿美元,首超游戏业务。

英伟达400亿美元收购ARM,或进军CPU领域直面英特尔 - 知乎-LMLPHP

借助 ARM,英伟达也可以将业务继续向其他领域扩张,比如此前尝试失败的智能手机和移动终端市场。

另外黄仁勋也表示,英伟达「很可能」出售自己的 ARM 服务器 CPU 芯片。而目前这个市场 90% 的份额都由英特尔牢牢占据,未来或许能看到英伟达和英特尔的正面竞争。

高级分析师 Mike Demler 在接受《EE times》采访时解释了将 ARM CPU 与 Nvidia GPU 相结合的好处。

「从战略角度考虑,暂时消除所有竞争、法律和技术障碍,ARM 可以帮助英伟达基于其技术组合来创建功能更强大的计算平台,而 ARM 在 IP 许可方面的专业知识将有助于英伟达扩大市场。」

「尽管 IP 许可不适合 Nvidia,但可以想象一下。CUDA 平台上的 GPU 计算激增,加上 ARM CPU = x86 的重要竞争对手。」

同样,Tirias Research 的首席分析师 Kevin Krewell 指出,如果交易圆满完成,「这笔交易将使英伟达对世界上最普遍的指令集拥有控制权。它将使英伟达将其 AI 核心和 CUDA 生态系统带入 ARM 生态系统。」

进击 CPU 市场,覆盖 ARM、CPU、GPU 和软件及网络,ARM 加持下的英伟达或许会成为实打实的「芯片王」。

争议:「卖身」英伟达,ARM 独立性如何解?

作为芯片史上最大的收购案,英伟达收购 ARM 争议难免。争议焦点在于,被收购的 ARM 还能保持独立性吗?

现在几乎所有现代手机和智能家居设备中使用的芯片都依赖于 ARM 创新,而 ARM 最大的价值也正在于其开放性和中立性。

此前软银顺利收购 ARM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软银与其他芯片厂商并无竞争关系,但英伟达就不一样了。

包括苹果、惠普、谷歌、高通在内的数十家大小半导体公司、软件供应商、IP 设计公司再使用 ARM 架构都需要英伟达的许可并支付使用费。如果这些公司与英伟达的利益发生冲突,他们还能安全地使用 ARM 吗?

此次收购现在还并不是板上钉钉的事,需要获得中国、美国、欧盟和英国的批准,但已经有反对的声音出现。

一个重要的反对派来自英国,他们拒绝让 ARM 变成一家美国公司。

8 月 5 日 ARM 联合创始人赫尔曼 · 豪瑟(Hermann Hauser)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将 ARM 卖给英伟达,这将是灾难性的。」

英伟达400亿美元收购ARM,或进军CPU领域直面英特尔 - 知乎-LMLPHP ARM 联合创始人赫尔曼 · 豪瑟(Hermann Hauser)

「ARM 将成为英伟达的一个部门,所有决策都将在美国做出,而不再是在英国剑桥。」为此他呼吁英国政府介入并阻止收购。

英国工党也反对收购,ARM 在全球拥有 6000 名员工,其中 3000 名来自英国,工党党魁米利班德 (Ed Miliband) 警告说,如果一家美国企业收购英国 ARM,最终会导致英国的就业机会流向海外。

工党批评作为执政党的保守党未能保护英国 ARM 免受吞并,英国政府发言人表示会密切关注收购。「如果我们认为收购可能对英国构成威胁,英国政府会毫不犹豫地进一步调查此事。」

当然,英伟达在公告中也明确表示出中立的态度,它称将确保(ARM)这家英国公司将继续运营其开放许可模式,同时保持对其成功至关重要的全球客户独立性。

黄仁勋本人一再表示他喜欢 ARM 的商业模式,并希望扩大其广泛的客户群体,「英伟达正在为这项收购花费大量资金,没有理由做任何会损失客户的事情。」

在英国方面,英伟达公告也承诺 ARM 的剑桥研发部门将投资于最新的 ARM 动力 AI 超级计算机,面向开发人员的培训设施和一家初创孵化器,将吸引世界一流的研究人才,并为医疗保健、机器人技术和自动驾驶汽车等领域的创新和行业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平台。

话虽如此,利益冲突是确实存在的,竞争激烈的芯片市场是否会兑现英伟达的承诺?

以剑桥 ARM 研发中心为例,这对英国来说确实是一个可喜的信号,但此类研发成果未来是由英伟达保留还是将与 ARM 的许可方共享?

另外当英伟达的触角从 GPU 不断伸向数据中心、自动驾驶甚至移动端 SoC,高通、恩智浦、苹果等都会成为英伟达的竞争对手,届时 ARM 的中立性是否还能保证?

另外,英伟达和软银的公告中并没有就 Arm 中国争议事件作出回应。从国内市场角度,在中美贸易摩擦逐渐激烈的情况下,当 ARM 成为一家美国公司,国内所有使用 ARM 架构的芯片设计公司未来都会蒙上一层不确定性。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ARM 被英伟达收购后不稳定性增强,或许会让一些芯片设计商转向拥抱 RISC-V。

「虽然我们刚刚开始习惯 Nvidia 作为一家企业和 AI 公司,但对 Arm 的收购将使 Nvidia 成为最大的 IP 公司。」Kevin Krewell 说。

04-17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