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系统学习 Java IO ---- 目录,概览

InputStream

是Java IO API中所有输入流的父类。
表示有序的字节流,换句话说,可以将 InputStream 中的数据作为有序的字节序列读取。
这在从文件读取数据或通过网络接收时非常有用。
InputStream 通常连接到某些数据源,如文件,网络连接,管道等
看如下代码片段:

public class InputStream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new FileInputStream("D:\\out.txt");
        //do something with data...
        int data = inputStream.read();
        while (data != -1) {
            System.out.print((char) data);
            data = inputStream.read();
        }
        inputStream.close();
    }
}
read()

此方法返回的是 int 值,其中包含读取的字节的字节值,可以将返回的 int 强制转换为 char 输出。
如果 read() 方法返回 -1 ,则表示已到达流的末尾,这意味着在 InputStream 中不再有要读取的数据。
也就是说,-1 作为 int 值,而不是 -1 作为字节或短值,这里有区别!

InputStream 类还包含两个 read() 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将 InputStream 源中的数据读入字节数组。
这些方法是:

  • int read(byte[]);
  • int read(byte[], int offset, int length);

一次读取一个字节数比一次读取一个字节要快得多,所以在可以的时候,使用这些读取方法而不是 read() 方法。

read(byte [])方法将尝试将尽可能多的字节读入作为参数给出的字节数组,因为数组具有空间。
该方法返回一个 int ,其值是实际读取了多少字节,这点和 read() 方法不一样。
如果可以从 InputStream 读取的字节少于字节数组的空间,则字节数组的其余部分将包含与读取开始之前相同的数据。例如:

InputStream input = new ByteArrayInputStream("123456789".getBytes());
byte[] bytes = new byte[4]; // 每次只读取 4 个字节
int data = input.read(bytes);
while (data != -1) {
      System.out.print(new String(bytes));
      data = input.read(bytes);
}

将输出 123456789678 ,而不是预期的 123456789 !

因为第一次读取进 bytes 是 1234 ,第二次将是 5678 ,现在只剩下 9 一个数字了,注意此时 bytes 的值是 5678 ,然后再读取剩下 1个 9,不能装满 bytes 了,只能覆盖 bytes的第一个字节,最后返回的bytes 是 9678
所以记住检查返回的 int 以查看实际读入字节数组的字节数。

int read(byte[], int offset, int length);方法和 read(byte [])方法差不多,只是增加了偏移量和指定长度。
和 read() 一样,都是返回 -1 表示数据读取结束。
使用实例如下: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new FileInputStream("D://out.txt");
byte[] data = new byte[1024];
int bytesRead = inputstream.read(data);
while(bytesRead != -1) {
  doSomethingWithData(data, bytesRead);
  bytesRead = inputstream.read(data);
}
inputstream.close();

首先,此示例创建一个字节数组。
然后它创建一个名为 bytesRead 的 int 变量来保存每次读取 byte [] 调用时读取的字节数,
并立即分配 bytesRead 从第一次读取 byte [] 调用返回的值。

mark() and reset()

InputStream 类有两个名为 mark() 和 reset() 的方法,InputStream 的子类可能支持也可能不支持:

  1. 该子类覆盖 markSupported() 并返回true,则支持 mark( )和 reset() 方法。
  2. 该子类覆盖 markSupported() 并返回 false ,则不支持 mark() 和 reset() 。
  3. 该子类不重写 markSupported() 方法 ,则是父类的默认实现 public boolean markSupported() { return false; } 也是不支持 mark( )和 reset() 方法

mark() 在 InputStream 内部设置一个标记,默认值在位置 0 处。
可以手动标记到目前为止已读取数据的流中的点,然后,代码可以继续从 InputStream 中读取数据。
如果想要返回到设置标记的流中的点,在 InputStream 上调用 reset() ,然后 InputStream “倒退”并返回标记,
如此,便可再次从该mark点开始返回(读取)数据。很明显这可能会导致一些数据从 InputStream 返回多次。我来举个例子:

 public static void testMarkAndReset() throws IOException {
        InputStream input = new ByteArrayInputStream("123456789".getBytes());
        System.out.println("第一次打印:");

        int count = 0;// 计算是第几次读取,将在第二次读取时做标记;
        byte[] bytes = new byte[3]; // 每次只读取 3 个字节
        int data = input.read(bytes);
        while (data != -1) {
            System.out.print(new String(bytes));
            if (++count == 2) { // 在第二轮读取,即读到数字 4 的时候,做标记
                input.mark(16); // 从 mark 点开始再过 readlimit 个字节,mark 将失效
            }
            data = input.read(bytes);
        }

        input.reset();
        System.out.println("\n在经过 mark 和 reset 之后从 mark 位置开始打印:");
        data = input.read(bytes);
        while (data != -1) {
            System.out.print(new String(bytes));
            data = input.read(bytes);
        }
    }

将会输出:

第一次打印:
123456789
在经过 mark 和 reset 之后从 mark 位置开始打印:
789  

另外要说明一下 mark(int readlimit) 参数,readlimit 是告诉系统,过了这个 mark 点之后,给本宫记住往后的 readlimit 个字节,因为到时候 reset 之后,要从 mark 点开始读取的;但实际情况和 jdk 文档有出入,很多情况下调用 mark(int readlimit) 方法后,即使读取超过 readlimit 字节的数据,mark 标记仍有效,这又是为什么呢?网上有人解答,但我还是决定亲自探索一番。

我们这个实例引用的实际对象是 ByteArrayInputStream 先看一下它的源码:

/* Note: The readAheadLimit for this class has no meaning.*/
    public void mark(int readAheadLimit) {
        mark = pos;
    }

好家伙,它说这个参数对于这个类没有任何作用。

注意:这段是源码分析可看可不看,跳过不影响阅读

那我们在看看其他的 InputStream 子类,经验证,FileInputStream 和一些实现类不支持 mark() 方法,我们看看 BufferedInputStream类源码:
我先把一些字段的含义说明一下:

  • count 索引1大于缓冲区中最后一个有效字节的索引。 该值始终在0到buf.length的范围内; 元素buf [0]到buf [count-1]包含从底层输入流获得的缓冲输入数据。在 read() 方法中读完数据返回 -1 就是因为if (pos >= count) return -1;
  • pos 指缓冲区中的当前位置。 这是要从 buf 数组中读取的下一个字符的索引。
    该值始终在 0 到 count 范围内。 如果它小于 count,则 buf [pos] 是要作为输入提供的下一个字节; 如果它等于 count ,则下一个读取或跳过操作将需要从包含的输入流中读取更多字节。(这句话不理解没关系)
  • markpos是调用最后一个 mark() 方法时 pos 字段的值。该值始终在-1到pos的范围内。 如果输入流中没有标记位置,则此字段为-1。
  • BufferedInputStream 是每次读取一定量的数据到 buf 数组中的,设置了 readlimit 肯定是想让数组从 mark 索引开始至少记录 mark + readlimit 索引。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mark(int readlimit) {
        marklimit = readlimit;
        markpos = pos;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reset() throws IOException {
        getBufIfOpen(); // Cause exception if closed
        if (markpos < 0)
            throw new IOException("Resetting to invalid mark");
        pos = markpos;
    }

 private void fill() throws IOException {
        byte[] buffer = getBufIfOpen();
        if (markpos < 0)
            pos = 0;            /* 没有标记就直接丢掉缓存,使用buffer取新数据 */
        else if (pos >= buffer.length)  /* 缓冲区中当前位置比buffer数组大,才执行下面代码 */
            if (markpos > 0) {  /* 可以把 markpos 左边的数据丢掉 */
                int sz = pos - markpos; // 需要缓存的字节长度,从 markpos 开始
                System.arraycopy(buffer, markpos, buffer, 0, sz); // 复用内存空间
                pos = sz;
                markpos = 0;
            } else if (buffer.length >= marklimit) { // 如果 buffer 的长度已经大于 marklimit
                markpos = -1;   /* 那 mark 就失效了*/
                pos = 0;        /* 删除buffer内容,取新数据 */
            } else if (buffer.length >= MAX_BUFFER_SIZE) { // 如果buffer过长就抛错
                throw new OutOfMemoryError("Required array size too large");
            } else {            /* buffer 还没 marklimit 大,扩容到 pos 的2倍或者最大值 */
                int nsz = (pos <= MAX_BUFFER_SIZE - pos) ?
                        pos * 2 : MAX_BUFFER_SIZE;
                if (nsz > marklimit)
                    nsz = marklimit;
                byte nbuf[] = new byte[nsz];
                System.arraycopy(buffer, 0, nbuf, 0, pos);
                if (!bufUpdater.compareAndSet(this, buffer, nbuf)) {
                    throw new IOException("Stream closed");
                }
                buffer = nbuf;
            }
        count = pos;
        int n = getInIfOpen().read(buffer, pos, buffer.length - pos);
        if (n > 0)
            count = n + pos;
    }

可以得出:设置标记后,

  1. 如果缓冲区中当前位置比 buffer 数组小,也就是还没读完 buffer 数组,那 mark 标记不会失效;
  2. 下次继续读取,超过 buffer 大小字节后,判断 markpos 是否大于0,如果 markpos 大于0,即还在 buffer 数组内,则把 markpos 左边的数据清除,markpos 指向 0 , 复用内存空间,并设置 buffer 的大小为 (pos - markpos) 的值;
  3. 再继续读取,此时 markpos 肯定不在 buffer 数组包含范围了,此时判断 buffer 的长度是否大于等于
    marklimit ,如果小于 marklimit ,那说明设置 mark 后读取的数据长度还没达到要求的 marklimit 了,给我继续,保持从 mark 点开始缓存, mark 标记不会失效。然后 buffer 就扩容到Math.min(2倍 pos 或最大值 ,marklimit);
  4. 再继续读取,同上,buffer 这么努力扩容,总有大于 marklimit 的时候,这时说明设置 mark 后继续读取的数据长度已经超过要求的 marklimit 了,仁尽义至,标记失效;

我们就只分析了 ByteArrayInputStream 和 BufferedInputSteam 类的算法,其它输入流不知道。因此 mark() 方法标记时,务必考虑好 readlimit 的值。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通常始终连接到某个数据目标,如文件,网络连接,管道等。 OutputStream的数据目标是写入OutputStream的所有数据最终结束的地方。

write(byte)

write(byte)方法用于将单个字节写入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的 write() 方法接受一个 int ,其中包含要写入的字节的字节值。 只写入 int 值的第一个字节。 其余的被忽略了。
OutputStream 的子类可以有替代的 write() 方法。 例如,DataOutputStream允许您使用相应的方法writeBoolean(),writeDouble() 等编写诸如 int,long,float,double,boolean 等 Java 类型。

write(byte[] bytes) , write(byte[] bytes, int offset, int length)

和 InputStream 一样,它们也可以将一个数组或一部分字节写入 OutputStream 。

flush()

OutputStream 的flush() 方法将写入 OutputStream 的所有数据刷新到底层数据目标。 例如,如果 OutputStream 是 FileOutputStream ,则写入 FileOutputStream 的字节可能尚未完全写入磁盘。 即使您的Java代码已将其写入 FileOutputStream ,数据也可能在某处缓存在内存中。 通过调用 flush() ,您可以确保将任何缓冲的数据刷新(写入)到磁盘(或网络,或 OutputStream 的目标所具有的任何其他内容)。

11-26 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