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感性认识”,再有“理性认识”。这句经典认识论,在IT领域应用广泛。

一个项目,首先是分析需求,也就是功能层面,这相当于先有“感性认识”;然后才是具体的技术实现,也就是“理性认识”。

IT学习分析代码过程中,首先要运行代码,先有“感性认识”;然后才是具体的代码分析,也就是“理性认识”。

......

只有知道要的是什么,才会知道怎么做;只有知道要实现的是什么功能,才会知道怎么实现的。这就是先有“感性认识”,再有“理性认识”认识论在IT中的应用。

说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在做的时候经常会把顺序搞颠倒,甚至搞乱。

匆忙的程序员,就不知道具体的功能是什么就匆匆“下笔”,结果程序混乱;程序阅读者就不知道所要阅读程序的功能,就眉毛胡子一把抓开始读了起来,结果不知所以然。

太匆忙就会碌碌无为,首先要淡定下来,缕清思路,然后再去动笔。做事要有先后顺序,有逻辑,这是程序员必要的素质。浮躁是程序员的头号大敌,保持冷静很重要。

05-11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