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系统SCN号
查询系统SCN号的方法:

select dbms_flashback.get_system_change_number from dual

commit后系统SCN号会增长,但是即使没有commit操作,因为有许多后台进程在运行,所以系统SCN号也会增长。

2. 检查点SCN

有4种检查点SCN,其中除了文件头中的启动SCN外,其他三种保存在控制文件中。可以通过:alter system set events ‘immediate trace name controlf level 10’导出控制文件到udump目录的跟踪文件,来查看控制文件的内容。

1) 系统检查点SCN(区别于上面的系统SCN,chekpoint发出后这些SCN号才受影响,如发出:alter system checkpoint),当一个检查点动作完成后,Oracle就把系统检查点的SCN存储到控制文件中,查询方法:

Select checkpoint_change# from v$database

2) 数据文件检查点SCN

当一个检查点动作完成后,Oracle就把每个数据文件的SCN号单独存放在控制文件中,查询方法:

Select checkpoint_change# from v$datafile

3) 文件头中的启动SCN

Oracle把这个检查点的SCN号存储在每一个数据文件的文件头中。主要用于数据库实例启动时,检查是否需要执行数据库恢复。查询方法:

Select name,chekpoint_change# from v$datafile_header

4) 终止SCN

每个数据文件的SCN号都存储在控制文件中,查询方法:

Select name,last_change# from v$datafile

在正常的数据库操作过程中,所有处于联机读写模式下的数据文件的终止SCN都为NULL。

3. 几个检查点SCN号的关系

1) 几个检查点SCN都相同:在数据库打开并运行之后,控制文件中的系统检查点SCN、控制文件中的数据文件检查点SCN及每个数据文件头中的启动SCN都是相同的,控制文件中的每个数据文件的终止SCN都是NULL。

2) 数据库正常关闭时,系统会执行一个检查点动作,这时所有数据文件的 终止SCN号会设置为数据文件头的那个启动SCN。数据库重新启动时,Oracle将数据文件头中的启动SCN与数据文件检查点SCN比较,如果这两个值匹配,Oracle接下来再比较数据文件头中的SCN和控制文件中数据文件的终止SCN,如果这个值也匹配,就意味着所有数据块已经提交,因此数据库不需要进行恢复,此时数据库直接打开。当所有的数据文件都打开之后,终止SCN再次被设置为NULL,表示数据文件已经打开并能够正常使用了。

3) 数据库非正常关闭(或称为实例崩溃)时,终止SCN不会被设置,依然为NULL,这可以通过把数据库启动至mount状态查询出来。这样Oracle通过这个信息就可以知道实例上次运行时崩溃了,检查点没有执行。这样重新启动时,Oracle会执行实例恢复工作,即先执行前滚、回滚操作,再把数据库打开。

4) 数据文件检查点SCN及系统检查点SCN比文件头启动SCN大:这时的情况是:系统发生介质故障,数据文件被以前的备份代替,控制文件中的数据文件检查点SCN肯定比文件头中的启动SCN要大,这样Oracle就知道要对这个文件进行介质恢复。这时要通过下面语句恢复数据库:

recover database ……

5) 系统检查点SCN比数据文件SCN及文件头启动SCN大:

有些表空间是只读的,这时控制文件中的系统检查点SCN号会不断增长,而数据文件SCN号和文件头中的启动SCN号会停止更新(直到表空间又设置为可读写),显然这时系统检查点SCN号会大于数据文件SCN和文件头启动SCN。

6) 系统检查点SCN及数据文件SCN比文件头启动SCN小:

在数据库恢复时,控制文件可能不是最新的,即把一个较早的控制文件还原为当前的控制文件,然后再执行恢复操作,这时控制文件中的系统检查点SCN和数据文件SCN可能比文件头的启动SCN小。这时恢复数据库要用下面命令:

recover database using Backup Controlfile或其他的恢复语句
05-12 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