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oT 称为工业物联网 ,包括机器的预测性维护和生产单元的自动化控制。以更高的速度获取和访问更大量的数据,打破数据孤岛,并将所有人员,数据和流程从工厂车间连接到执行办公室。企业领导者可以使用 IIoT 数据来全面准确地了解企业的​​运作方式,从而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决策.,相比民用IOT,主要在于可靠连接、复杂的工作环境、低延时高可靠性要求http://www.elecfans.com/d/706171.html

MQTT)传输协议正迅速成为 IIoT 的标准,因为它具有轻量级开销,发布/订阅模型,以及双向功能的安全性协议。

平台:西门子Mindsphere已与航天科工、亚马逊AWS、SAP和微软建立合作,GE Predix与苹果、华为合作,腾讯云与三一重工、树根互联、富士康合作

芯片:将无线+AD+MCU集成的芯片。

连接方案:M12 已成为工业以太网、模拟接口和数字串联接口的首选互连解决方案。

Pocket IO 平台利用其丰富的 IO 和程序特性,不仅提供直接替代型解决方案,还为定制要求提供参考设计

传感器连接接口:O-Link(MAX14827A 等专用的 IO-Link 收发器/MAX14819 的 IO-Link 主设备)、HART或WirelessHART

工业以太网协议:有PROFINET(需要专用芯片)、EtherNet/IP(最广泛,不适合10ms以下实时性要求的场合,显式信息(即时间要求不苛刻优先级别低,数量量大不需要长连接如组态、参数设置和诊断等)采用TCP/IP,而面向控制的实时I/0数据,采用UDP/IP协议优先级高)、EtherCAT和POWERLINK(canopen +ethnet不能使用交换机,只能使用HUB带宽低),MosbusTCP(),各种工业以太网比较(EtherCAT,EtherNet/IP,ProfiNet,Modbus 只有Modbus-TCP(IO控制非实时数据)和EtherNet/IP是符合IEEE802.3U,只是应用层协议不同。

无线:WLAN目前是最流行的无线技术,其次是蓝牙

   LTE Cat-M1 和 NB-IoT 之类的窄带蜂窝服务适应于在没有互联网连接或连接欠佳的场合,协议Pycom G01 和 NimbeLink NL-SW-LTE-SVZM20(AT指令) 等蜂窝收发器模块实施这些窄带 LTE 协议

工业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和工业IIOT-LMLPHP

工业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和工业IIOT-LMLPHP

  • IIoT

关于实时性:

  研究发现,以太网的基础设置(路由器和交换机)和TCP/IP(100us)并不是影响工业以太网实时性的主要因素,主要在于应用层(200·800us),商用以太网传输延迟2~30ms难以满足实时控制要求(工业生产信息一般可接受100ms时延)。

工业以太网

  光纤环网解决了两大问题:在化工、矿业等极端条件的本 质防爆问题;通过环网的冗余提高以太交换的可靠性;
      分布智能的装置仪表,解决了所谓以太传输时滞不确定性的诟病。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的初衷是用数字通讯代替4–20mA模拟传输技术,缺点 为总线通讯协议不统一,实时性不行

全球IIoT十大最具成长性技术展望

基于OPC统一架构的时间敏感网络技术 、自主诊断技术http://www.elecfans.com/d/1007177.html

05-11 21:51